关灯 字号:小

第230章 撤茶换酒,论道评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30章撤茶换酒,论道评玄
    「好诗,好诗!」
    鹤擎老者拍手称快,其馀二人亦是频频颌首。
    而璃的头也已经仰到天上去了。
    「不曾想道友法力高深,才情也是这般出众。」
    鹤擎老者连连赞叹。
    程心瞻郝然摆手,
    「不过入山见胜景有感而作,实乃景好,诗不足夸。」
    老者见程心瞻谦逊,心中更加笃定他清雅隐士的身份,实在是万般满意,便笑道,
    「道友诗好不好,等过些时日传开了自有公论,但现在,老道是认为道友足以凭此诗过文考,入山修行了。」
    程心瞻听后面露喜色,
    「多谢道长成全!」
    老者闻言则说,
    「老道有一事相求,也请道友成全。」
    程心瞻点头,
    「道长但说无妨。」
    老者便道,
    「道友口中的瑶京实则是由南北一十二座高山连绵而成,外界统称为白龙旗山,实际上这十二座高山各有称谓,界限也很分明。
    「这山中之人也根据自身的法门传承丶心性喜好择山而居,山人愈增,时间日久后,这十二座高山便真就划成了十二座山头了。」
    程心瞻听到这便已经听明白了,不过他并未开口,等着这老者自己提出来。
    「总的来讲呢,南山好武,山人时常外出,与人争斗,即便是在山中,也常常切论剑。北山则是好文,喜结庐静坐,坐忘参玄,山人之间也会时常发起道会,论道清谈。
    「在划分南北后,山人又根据自身道统源流与技艺喜好聚居,有玄门的,有道家的,有禅宗的,有好炼丹的,有好斗剑的。」
    程心瞻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老者立即就察觉到了,解释说,
    「当然,这个事也不绝对,我们这片雪山到底是天南海北的无涯过客在此停留共居,不是哪家哪教,山中氛围是十分散漫自由的。你像我等好文,但也时常被邀请去南山观剑,我等修行玄门道法,但所住山中亦有僧友。」
    程心瞻闻言点点头,眉头重新舒展开。
    「好教道友心中有数,老道这几个当下都住在北起第三山,称作燕徊山,山中人多出蜀中玄门,信奉老庄之道,好清净,既然道友有意入山清修,何不来我燕徊山呢?」
    老者看着程心瞻,眼中期盼之色颇浓。
    程心瞻闻言后未曾立即答应,而是好奇反问,
    「道长见谅,贫道自东方而来,久闻巴蜀仙山峻美,但也听说蜀中玄门与东方道庭多有纷争,因此未曾访蜀,而是借道苗疆,绕蜀入康。
    「贫道对蜀中玄门了解不多,所以在此多嘴问一句,我是东道出身,道长是玄门出身,共居一山不知是否合适?另外,道长既是玄门出身,可文说信老庄,
    好清净,这实在是与贫道道听途说来的玄门印象大相径庭。」
    老者闻言一愣,随后又轻笑两声,似乎有些嘲弄意味,他给程心瞻添了茶水,幽幽道,
    「峨眉无德,叫世人误我玄门。」
    程心瞻心想来对了地方,这还没入山呢便有收获,他问道,
    「不知道长此话怎讲?」
    老者没有第一时间回话,反而开始通报起名号来,他说道「贫道成都人士,定居燕徊山已经两甲子有馀了,自号酊散人。」
    老者身边另外两个人也开始介绍起自己。
    这两人看着都要比鹤擎老者年轻些,
    一个穿着玉白色的素麻长袍,上面绣着淡淡的山兰,甲子龄的面相,颌下留着三长须,气质清雅,看着稳重妥帖,只听他道,
    「道友有礼了,贫道白散人,泸州人士。」
    另一个穿着淡青长袍,上面绣着斑驳的竹影。此人看着年轻,面相才三四十岁,肤如冰雪,但脸上又显着酒后红,身上散着酒香。
    不过程心瞻明治山出身,如何闻不出这酒香中还带着淡淡的青竹味,只听他道,
    「道友有礼了,贫道醐清散人,绵竹人士。」
    随后又由老者接过话头,说道,
    「不瞒道友,我等三人都是蜀中当地出身,自然是明白这道玄之变的。」
    程心瞻拱拱手,也报上了籍贯名号,
    「见过诸位道友,贫道自号云来散人,庆州宜城人士,出身江淮,久在东南游历,所以对于道长口中的道玄之变,还真不了解,还望解惑。」
    酪酊散人点点头,
    「原来道友出自世隐之地,久闻黄山秀美,天柱高魁,此生未见一直引为憾事。」
    「东山秀,西山绝,皆是胜景。」
    程心瞻回说。
    「是,是。」
    酪酊散人点头,继续道,
    「说到西蜀玄门的源头,其实要追溯到隋末唐初的广惠真君。」
    程心瞻摇动尾的手一停,皱眉认真的想了想,这才试探道,
    「广惠真君,那是赵昱赵真君?」
    程心瞻专门来西康,一为诛魔,二为探听峨眉,所以在来之前就做了不少功课,要说不知道西蜀玄门与赵真君的关系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此时有三位当地人在,加之自己隐修云游的身份,自然要装作一知半解才好。
    不过实话说来,赵真君成名极早,二十多岁时就得道了,是天神真仙一级的人物,得道不久后就遇上了唐初时期的第二次神仙避世的浪潮,此后便再也不见仙踪,所以在各类道教典籍里丶尤其是在东方道门里,对此君确实记载不详。
    程心瞻也只知晓此君好剑,世号「峨眉剑仙」,也是以斩蛟治水成名,在巴蜀一带功德无量,彼时隋帝丶唐皇屡求不见,时至今日,在岷江一带依旧随处可见庙宇供奉。
    关于此君,还有一事程心瞻也是印象深刻,相传此人与二郎显圣真君是八拜之交,异姓兄弟,在巴蜀共食香火,是同享仙位与神位的传奇人物。
    除开这两件,此君其他事迹,程心瞻也知之不详了。
    「不错。」
    老者点点头。
    似乎是预料到接下来会好生畅谈一段时间,程心瞻忽然道「诸位道长名号中皆带有酒字,莫非也是饮中仙?」
    三人闻言眼中都是一亮,醐清散人更是主动接话,
    「莫非道友也好这杯中之物?」
    程心瞻大笑点头,仿佛谈到了酒,他就从清士变成了狂土,他道,
    「既然酪酊道长要论道评玄,那何不撤茶换酒?」
    那三人闻言面面相,随即同时抚掌大笑,酪配散人更是喜不自胜,
    「老道初见道友便觉得有缘,道友的诗酒更让我惊喜交加。」
    说着,老者一把握住程心瞻的手,却道,
    「论道评玄放后,撤茶换酒也放后,道友须得现在就答应老道,若真想要入白龙旗,非得住我燕徊山不成。不然,痛失同道,这酒,不饮也罢!」
    其馀两位也都殷殷看过来。
    而这次,程心瞻也没让老者失望,未曾多想,就点头应了下来,说道,
    「贫道亦觉与诸位道友投缘,如此求之不得。」
    酪酊散人喜笑颜开,大笑道,
    「甚好,甚好!」
    随即,他便收起了茶具,又看向醐清散人,说道,
    「醐清,为道友斟酒!」
    于是,便见醐清散人拿出了四个玉杯,放在四人跟前,摆好之后,他还笑着看向白龙与璃,笑着问程心瞻,
    「道友,你这两个童儿要不要也尝上一尝?」
    程心瞻闻言笑着摆手,
    「童儿年幼,不饮为好。」
    醐清散人笑着称是,随即拿出一个竹筒模样的酒具,率先为程心瞻斟酒。
    程心瞻看着,从竹筒里倒出来的酒白如冰泉,散着淡淡的竹香。
    「道友请尝尝我们蜀中的酒,此乃烈酒,名为「剑喉」,不知道友可喝得惯。」
    程心瞻笑回,
    「吾平生最喜烈酒。」
    三人闻言文是一笑,毕竟蜀中可没有什麽清酒甜酒之说。
    见醐清散人要为己方斟酒,程心瞻连道,
    「酒友相会,怎能喝自己的酒,来,童儿,给三位道长斟酒。」
    璃甜甜应了一声,打开了「赤瘿」葫芦,一一为三人斟上酒液。
    三人看着葫芦里倒出的酒液散着火光,灵气四散,知道是遇见了不得的琼浆玉液了,脸上齐齐涌现出喜色。
    「举白!」
    四人碰杯而饮。
    程心瞻喝这「剑喉」,如将山外风雪含了满腔,随后是风雪化火,入剑刺喉,最后是腹中火烧,烧出酒香来,口齿生津。
    「好酒!」
    他一口饮尽,赞道。
    而再看对面三人,更是完全涨红了脸,连呼出来的气都带着火光。
    「道友这酒,好生烈啊!」
    醐清散人咋舌。
    「味比仙酿,更兼灵气盎然,这一口可抵十日食气!道友真是舍得,让我等占了便宜。」
    酊散人说,他心想,这饮的哪里是酒,分明是真火阳精!
    程心瞻听着直摆手,
    「品酒只提口腹之感,不提其他。」
    酊散人闻言一愣,随即笑着点头,
    「还是道友洒脱。」
    这时,烈酒下肚,程心瞻狂态初显,又说,
    「道友听着显生分,道长直接喊我云来就是。」
    酊散人从善如流,
    「云来,那你也莫再喊道长,直呼酪酊就是。」
    程心瞻故作矜持,却道,
    「道长年长我,直呼我名无妨,我直呼道长名号怕是有所不妥。」
    酊散人看出了程心瞻的故作矜持,也自认为摸清了程心瞻的性子,他不以为意,反而更觉亲切,大笑道,
    「美酒忘年,还分什麽长幼?」
    程心瞻笑道,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
    酪酊散人点头,这才回到正题,
    「真君何许人也?姓赵名昱,道号高明,累加显应侯丶蜀主圣侯丶赤城灵王丶广惠真君。
    「真君蜀地峨眉人,隋时降生,疑为神人真仙转世,自小身怀神通,幼时便以孝慈仁厚丶神功济世扬名。隋帝闻其道高德贤,入蜀拜谒,真君隐而不见。
    「真君年少时已经功参造化,常在峨眉丶青城两山往来,隐世修行,采药炼丹。也就是在那时,结识了在青城山下都江堰灌口修行的二郎显圣真君,被显圣真君所赏,引为忘年兄弟。」
    「隋朝末年,蜀地孽蛟作祟,妖魔四起,《巴蜀搜神广记》里说,当时真君在峨眉山采药,听得山下哭声震天,心有不忍,随即舍了药篓,提剑下山,救民于水火。书中有真君作《入世歌》为证:
    采药霄琼云满襟,
    忽闻山下有哀音。
    玄机不在丹炉里,
    且负青芒渡世辛!」
    吟罢了诗,酊散人又满饮一杯,这才继续道,
    「《广记》曰:真君下峨眉,首入嘉州,涉岷江,仗剑没水。须臾,天地晦冥,江水丰隆,作殷雷响。少顷,蛟首浮波,不计其数,岷江赤,害遂除。是时,州人顶戴,拜为神真上人。真君时甫二十六岁。
    「自此后,每遇巴蜀水涨,民众均可见赵真君手提长剑,与其徒众随从现于峨眉云雾之中,则水位立降,世尊:「峨眉剑仙」。」
    程心瞻听的心神激荡,同样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叹道,
    「修行者当如是也!」
    酪酊散人听闻此言,不由会心一笑,看来天下隐士都一样,在选择遁世之前都曾心怀大志,只是自己是因为师门倾覆而避世,眼前这位小友又是为何呢?
    不过涉个个人私密,酪配散人自然不会去问,而是接着说,
    「赵真君舍丹提剑,言明大道玄机不在挨微,而在渡世之举中,这便是蜀中玄门「玄一之一字的源头。赵真君在峨仗丶青房之微都筹建庐修行,均曾留书收徒,这便是蜀中峨嵋派丶青房派的法脉源头,所以峨仗青房实乃同祖同源。
    「在这其中,又因为青房挨临近都江堰,可以俯视灌口,而后者又是二郎显圣真君的道场,赵真君守礼尊兄,所以偶居青房,常居峨仗,于是门下弟子自然就是峨仗者众,青房者寡。
    「所以时至今日,蜀中称玄不称道,玄门以峨仗青房为尊,又以峨仗为首尊,如此种种,皆源自赵真君一人。」
    程心瞻缓缓点头,只觉获益匪浅,道了一声,
    「原来如此。」
    不过说到此处,酪配散人又是话锋一转,语出不屑,说道,
    「真君慈悲心肠,雷霆手段,不过他老人家所传峨仗一系,却是只习得了雷霆手段,忘了祖师的慈悲心肠!至于真君留下来的道法,峨仗也只学到了剑帖,
    余者,尽数被束之高阁了!」
    程心瞻神色一动,再给酪配散人斟满了酒,问道,
    「何出此言?」
    酪配散人拿起酒价,冷笑两声,
    「呵,玄机从道中来,因时而变,民苦则入世,太平则避世,如此浅显的道理峨仗却不懂,反而以真君法脉正统自居,屡屡插手峨仗挨外事,好似个蜀中土皇帝!
    「近百年来,他峨仗亏是矫命称制,妄解玄意,以玄代道,引玄道对立,
    把蜀中玄门的名声败了个乾乾净净净,实在是鼠目寸光之辈!厚颜无耻之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钓系主播勾勾手,大佬争相当榜一 吞天神鼎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阴阳神算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卢丹妮邓佳哲 全族乱葬岗,重生罪妃不杀疯不成活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 大荒经 解药 狱出狂龙 穿越后领了三个媳妇,不领犯法! 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 亿亿兆神豪的开挂人生 神豪帝王:开局送九千亿集团 大夏:开局召唤罗网,镇压江湖 隆庆中兴 一把大狙闯大明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