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5章背祸侠(第1/2页)
回到家,杨一木刚端起饭碗,大门就被拍得砰砰作响。
杨一木放下碗筷去开门,只见小峰耷拉着脑袋站在门口,脸红肿了半边,看来方志平这次是真动了怒,下手不轻。
“怎么跑我这儿来了?还不赶紧回家?”杨一木皱眉问道。
“杨哥,让我在你这儿住一晚成不?等我爸气消了我就回去。”小峰垂头丧气地说道。
“别,这事儿跟我没关系。你去找刘凯,你俩不是关系最好吗?”杨一木说着就要关门,万一方志平知道了,还以为是他怂恿小峰辞职的,那可就说不清了。
小峰急忙伸手抵住门,“别啊杨哥,刘凯他爸妈不让我留宿.....”
杨一木看着小峰这狼狈样子,不由得笑出了声,探头朝门外左右张望了一番,这才让开身子,“进来吧。不过说好了,明天一亮就得走。”
“哎,谢谢杨哥。”小峰顿时眉开眼笑,一溜烟钻进了屋。
一进屋,小峰的鼻子就抽动起来。闻到饭菜香气,他抄起筷子就要夹菜。杨一木眼疾手快,啪地打在他手背上,“这是我的筷子,自己去盛饭。”
小峰讪讪地笑了笑,转身去厨房盛了满满一碗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饿死我了,秋姐做的饭真香!”
杨一木道,“你说你脑子一热就把工作辞了,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人总得有点远大理想啊!我可不想一辈子跟扳手打交道,那多没意思。我还年轻,有大把的青春年华等着我去闯荡呢!”小峰嘴里塞满饭菜,含糊不清地说着豪言壮语。
“我是问你以后打算做什么,拿什么养活自己,不是听你喊号子。”杨一木无奈地摇头。
“当然是做生意啊,我方小峰将来必定不是池中之物!”小峰信誓旦旦地说道。
杨一木见他说得越来越离谱,索性不再接话,这孩子八成一时头脑发热,过几天就该后悔了。他指了指杨老头的房间,“你今晚睡那屋。我先去休息了,明天记得早点起来收拾,杨伯每天清早都要来吃早饭的。”
第二天一大早,杨一木犯回懒,在床上多躺了一会,谁知起来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多了一些东西:瓷器、瓦罐、旧家具、铜镜、玉器、神像,甚至还有二三十卷泛黄的竹简。
这些显然不是自己地下室的东西,八成又是杨老头从哪儿弄回来的。
他到客厅一看,里面坐着三个老头在吃早饭。
杨老头正殷勤地在旁边添粥,除了认识的老乔,还有个形销骨立的老头,皮肤都已经皱巴在一起了,留着一部花白胡须。
见杨一木进来,老头手里的筷子明显抖了一下。
“甭慌,这是我本家侄儿。”杨老头又把老头重新按到座位上,又得意洋洋地对杨一木说,“你去瞅瞅,那边堆着的可全是好东西啊!”
在外人面前,杨一木基本默认了和杨老头的叔侄关系。
“哪儿弄来的?”杨一木接过林秋递来的粥碗,疑惑地问。
“丫头,去街上买点豆浆来,鸭蛋太咸了,嗓子都齁住了。”见林秋听话地出了门,杨老头这才压低声音道,“都是从天宁寺弄来的,我们仨拉了整整三辆板车才运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5章背祸侠(第2/2页)
这神不知鬼不觉的,连杨一木都瞒住了。
“可惜啊......”老乔莫名其妙地说了这么一句。
“有什么可惜的?能运回这么多,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旁边的老头道。
杨老头介绍道,“这是真武道观观主,以前也在你乔伯家的当铺一起干活,你喊赵师叔就行了。”
杨一木客气地都打了招呼,“赵师叔好。”
老头摆摆手笑道,“我哪是什么观主,不要开玩笑,传出去不好,这几尊神像就放你这里,等有时候安排人过来拉。”说着,喝完最后一口粥,搁下碗抬脚便走。
“哎,别忘了,顺路去趟派出所。”杨老头说道。
赵师叔搭理都没搭理,三两下就出了院子,然后大门啪嗒一声又合上了。
“赶紧去插门。”杨老头吩咐杨一木。
杨一木去插上门栓,回来瞅了眼院子里的东西,随手捡起一卷,也不知写的啥,好象跟佛教有关,只是不少竹简已经被虫子、老鼠咬烂了,好在烂的地儿都在边角,竹简上的文字基本都在。
“这是汉代礼简,哎,就这么被堆在那儿烧,一烧就没日没夜,这些不孝子孙……”难得开口的老乔居然一次性说了这么多话。
杨一木一样心疼,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开解了一句,“都过去了,朝前看吧。”
老乔眼睛一瞪,“只要人活着,事儿搁心里面,那能过得去?”
杨一木被噎得哑口无言,只得转向杨老头问道,“杨伯,你让赵师叔去派出所干嘛?”
杨老头抚摸着手中的陶罐,眯眼笑道,“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动作就得快。这么跟你说吧,我们把看仓库的人放倒了,正大光明地从大门把东西运出来的。”
“蒙汗药?”杨一木眼睛一亮,他只在书里见过这玩意儿。
“亏你还是个文化人,水浒上写的那些你也当真?”杨老头嗤笑着继续显摆,“用的是乙醚,从窗户灌进去点儿,保证他八九个小时内醒不来。不过这些东西运出来可费了番功夫,多亏那个香港人搅局。”
杨一木突然想起那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从杨老头絮絮叨叨的讲述中,杨一木渐渐理清了来龙去脉。
原来有个香港人买通了管委会的人,昨天傍晚就用卡车运走了一车文物,全都送到了安州港准备装船运走,这就给了这几个老头机会。
三个人一商议,半夜摸进了天宁寺仓库,打着手电筒,挑挑拣拣,各取所需。
后面三人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搞到手了,当然要善了此事。
那个赵师叔原来就是宗教人士,前些年被迫还俗,就住在天宁街附近,自然对天宁寺文物仓库发生的事情一目了然,以宗教人士名义报案,举报那个香港人侵占宗教资产,名义上也说得过去。
杨一木不由地倒抽一口凉气,这仨老头真够狠的啊。
到时候不管这仓库丢了多少东西,反正最后这个锅都得由那个香港人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