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70章回宫(第1/2页)
话音落下,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李世民心中所有的挣扎和侥幸。
他瘫坐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
从楚天青展现出那神魔般力量的那一刻起,他和大唐,就再也没有了“消灭”这个选项。
剩下的,只有对方给予的......共存之路。
诚然,李世民不知道楚天青是否真的能单凭一人之力杀穿他的皇宫,屠尽他的子民,将巍峨的太极宫轰成齑粉。
或许能。
或许不能。
但......他不敢赌。
用整个大唐的国运,用他贞观之治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盛世基业,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
赌输了,他就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他李世民奋斗半生,弑兄逼父,背负骂名,为的是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煌煌盛世,是要做那千古传颂的明君,而非一个将国家拖入深渊的昏聩之主!
他输不起,大唐更输不起。
此时,李世民才清晰地认识到,眼前这个人,早已超脱了“敌人”或者“能人”的范畴。
他是一种......现象,一种规则,一种他必须学会与之共存,甚至需要仰其鼻息的“天灾”或“祥瑞”。
想明白这一点,李世民用尽全身力气,从地上撑起身子。
动作有些踉跄,也有些狼狈,却也透着一丝认命后的颓然。
他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袍,试图找回些许威严,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看向楚天青,眼神复杂无比。
有残留的惊惧,有深深的忌惮,也有一丝......不得不低头的无奈。
良久,李世民用一种仿佛耗尽了所有精气神,带着疲惫和沙哑的声音,缓缓开口。
“朕......明白了。”
“朕希望......如你所说,能与那结节......相安无事,共存下去。”
他不敢再去试探楚天青的底线,不敢再去觊觎那超越时代的“底牌”。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稳住这个人,绝不能让他成为那个将大唐推向万劫不复的“癌变”。
至于未来如何相处,如何在这尊恐怖的存在身边维持大唐的独立与尊严……
那将是比任何一场战争,任何一项政令都更加考验他智慧的课题。
但现在,他屈服了。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不在史书上留下那荒诞而耻辱的一笔,他,李世民,选择了低头。
......
杜如晦与张公瑾站在医院门口,周围是修剪整齐的草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消毒剂味道。
“陛下与楚公子......谈了许久啊。”
张公瑾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脖颈,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倒不见多少焦急。
毕竟这是在楚天青的地盘,陛下的安全应该是无虞的,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对谈话内容的好奇。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楚天青手段通天,陛下与之深谈,所图必然不小。”
他猜测或许是关于那些神奇药物,或者更深层次的合作?
毕竟,楚天青展现出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值得大唐以最高规格去对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0章回宫(第2/2页)
就在两人低声交换着看法,猜测里面可能在进行怎样一场影响深远的对话时,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的步伐很稳,面色平静如常,仿佛刚才那几个时辰的深谈,只是饮了一盏清茶,讨论了些许寻常政务。
然而,杜如晦和张公瑾几乎是立刻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李世民的眼睛,此刻显得有些空茫,仿佛失去了焦点,虽然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仪,却无端透出一种心力交瘁后的疲惫。
“陛下。”两人立刻收敛了闲聊的姿态,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张公瑾心直口快,带着笑意试探道:“陛下与楚先生想必相谈甚欢?可是又定下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大计?”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聚焦,落在两人身上,却没有回答张公瑾的问题,而是轻声道。
“回宫。”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干涩,仿佛刚才的谈话耗尽了他的心神,连多说一个字都显得费力。
说完,他便不再停留,径直朝着停放在不远处的马车走去。
背影在黄昏的光线下依旧挺拔,承载着帝王的威仪,却又无端地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与沉重。
杜如晦和张公瑾再次对视一眼,这次,两人眼中都露出了清晰的错愕与不解。
陛下这反应......绝非“相谈甚欢”应有的模样。那是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状态,像是经历了某种巨大的冲击后的强行平静。
但陛下明显不愿多言。两人只能压下心头翻涌的疑问,快步跟上。
马车并未驶向处理政务的两仪殿,而是径直回到了后宫,停在了立政殿前。
李世民沉默地下了车辇,步履略显沉重地踏入殿中。
立政殿内灯火温馨,熏香袅袅,与楚天青那间充满冰冷气息的房间截然不同。
然而,这熟悉的温暖并未能驱散他心头的寒意。
他挥退了上前伺候的宫人,径直走到内殿的软榻旁,几乎是卸下了所有力气般,瘫倒了下去。
软榻承托着他的身体,却无法安抚他紧绷的神经。
他闭上眼,楚天青那平静无波却蕴含万载寒冰的声音,那屏幕上毁天灭地的爆炸火光,那连接天地的恐怖蘑菇云......
一幕幕在他脑海中疯狂闪现,无比清晰。
“我会直接杀进你的皇宫,到时,我会把宫中之人尽数屠杀殆尽......”
“只需要一颗......你脚下的长安城,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贞观名君李世民,倾举国之力,伏尸百万,终灭一人于国中,遂使大唐由盛转衰......”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苦涩,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一生征战,玄武门之变都未曾让他感到如此挫败,那是对等势力间的搏杀,而今日,他面对的是一种他无法理解,无法抗衡的力量,一种能轻易决定帝国生死的力量。
就在这时,细微的脚步声和衣裙窸窣声传来。
李世民睁开眼,只见长孙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