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章撒钱娘娘(第1/2页)
太后如何看不出宜妃在怄气?可佟妃笑起来实在好看,太后便又拉着佟妃的手,连连关切,“今儿天冷,路上没冻着吧?”——瞧瞧,方才僖嫔嬉笑宜妃,就得麻溜起来请罪赔礼,而舜英嬉笑,太后只觉得笑得好看。
估摸着这会子宜妃累觉不爱了。
舜英含笑回话:“衣裳厚实,臣妾到不觉得冷。”
太后感受到佟妃的手的确热乎乎的,便颔首道:“那就好。皇帝这几日忙着朝政,分身无暇。你舟车劳顿,怕是也累了,先回承乾宫歇着,来日方长。”
这是暗示她,皇帝今晚不会去承乾宫了。
啊不,这基本是明示了。
“是,臣妾告退。”舜英跪了安,便徐徐退了出去。
佟妃走了,太后眼含打趣地扫了一眼在场众嫔妃,仿佛在看一出极精彩的好戏。
宜妃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太后娘娘~”这语气,生生是撒娇的口吻了。
太后端起茶抿了一口,“多大岁数了,怎的还跟佟妃使小性子?”——今儿是宜妃不好,人家佟妃一开始明明客客气气的,你倒是好,竟耍起小脾气来了。要知道今儿可是佟妃入宫第一日。
宜妃心里更怄气了,怄得眼圈都红了,“太后是嫌弃臣妾老了?”
太后:难不成你还很年轻吗?
没有佟妃,日后也会有王妃、张妃、李妃。
作为过来人,太后倒也能理解宜妃心情,佟妃不仅仅是年轻貌美,而且还有那么好的家世门第。就如当年的董鄂妃……
太后没说什么,德妃倒是连忙陪笑道:“怎么会呢?姐姐风华正茂,皇上和太后素来最疼姐姐了。”
太后脸色冷淡了许多,“德妃,你别总是惯着纳兰珠。”
郭络罗纳兰珠,是宜妃的闺名。
见太后似乎有些生气了,宜妃立刻不敢撒娇撒痴了,飞快站了起来,低眉敛袖,躬身道:“太后息怒,是臣妾不好,不该跟佟妃妹妹斗嘴。”
太后幽幽叹了口气,“你呀,性子就是太直了。”
宜妃低眉顺眼,讷讷不言。
太后摆了摆手,“罢了,今儿散了吧。”——佟妃的美貌太出乎意料了,以后啊,宫里怕是要闹腾些日子。所以太后才要敲打敲打宜妃,叫她不要失了分寸。
承乾宫,属东六宫之一,与永和宫毗邻。
啧啧,跟德妃还是邻居呢。
出了永寿宫,往西边而去,从茶库、缎库中间路过,又途径永和宫,便到了目的地。
路不算远,以后去给太后请安倒也便宜。
翟舆在承乾门前落轿,迈过承乾宫高高的门槛儿,便看到宽阔的庭院,院内有两株高大的古树,枝丫万千,待到春日,必定繁茂,只是眼下寒冬,一片光秃秃的,看着十分萧索。
至于殿宇,东西六宫都是差不离的规格,面阔五间的正殿,黄澄澄的琉璃瓦,高大的歇山顶,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有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规格略低,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加起来便是前殿区域了,倒也宽敞大气。后殿应该也是差不多,就是正殿矮些,院子小些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撒钱娘娘(第2/2页)
康麻子的嫔妃多,有些宫苑,往往前殿住一个妃子,后殿住个嫔,或是两个嫔共享一宫,而嫔以下的,也不过就是配殿随便塞一塞、挤一挤。
舜英如是思量着,便问首领太监贺圣朝,“这承乾宫,还有旁人住吗?”
贺圣朝腰身弓着,笑容谄媚着:“这承乾宫是皇上特特给娘娘修缮的,怎会还有旁的嫔妃?”
那还不错。
一人独占一宫,着实是不低的规格了。怕是贵妃宫里也少不了三五个庶妃贵人呢。
“娘娘,外头冷,请进殿歇歇吧。”
舜英虽不觉得冷,但也没兴趣在殿外干站着,有贺圣朝与撷芳一左一右搀扶着进了正殿。
承乾宫正殿前的月台甚是宽敞,明间中开,脚下的方砖墁地锃光瓦亮。头顶的天花板上彩绘双凤,东西两侧有花梨木雕玉兰海棠纹的隔扇,隔扇后是东西次间,而东西梢间则以酸枝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这就是面阔五间的布局了。
舜英落座在东次间临窗的罗汉榻上,甫一落座,贺圣朝便领着一众宫女太监前来参拜。
乌泱泱一群人参差喊着“娘娘万福”,叩首不迭。
舜英粗粗一扫,见竟有四五十号人,“这么多吗?”昔在佟家,她除了四个大丫头,也就还有四个小丫头和几个粗使婆子罢了。
贺圣朝笑着说:“不算多,按照规矩,娘娘身边有贴身宫女六人,除此之外,还有针线上人、锅灶上人、灯火上人、浆洗上人各十名,这是各宫都有的规制。”
舜英缓缓点头,见那几个贴身宫女都是眉目清秀、穿着干净整洁,想来是内务府官宦之女,最起码也是小吏之女,便问了名字。
不问还好,一问舜英嘴角都要抽抽了,一个个不是招娣、引娣,就是这三妞四姐儿的。
她原以为佟家的家生子没文化才这么给女儿取名,合着内务府官吏之女也没个正经名字。
几个丫头也是伶俐的,忙不迭磕头,齐声道:“请娘娘赐名!”
舜英揉了揉眉心,略一思量,便从诗词里头选了几个好听的字眼儿给她们。
正是——暮云、合璧、月移、花影、彤霞、晓露。
这才是女儿家该有的名字。
“谢娘娘赐名!”六个宫女齐齐叩首谢恩。
至于其他太监宫女,舜英索性装聋作哑了,她可不想想名字想破头,“岁余、苍灵,赏!”
至于怎么赏,她一早都叮嘱过了,贺圣朝与撷芳姑姑一人一个云锦香囊,里头有六颗小巧玲珑的金花生锞子,贴身宫女则一人一锭十两重的海棠银锞子,至于其他人,针线上人的领头龚嬷嬷、锅灶领班大厨汤公公、灯火管事邓公公、浆洗管事蒋姑姑这四人也是十两银锞子,其余粗使宫人一律五两赏银。
这大手一挥,三四百两银子便撒出去了。——要知道妃子一年的俸禄银子也才三百两呢!
底下人自是个个欢喜,毕竟舜英给的赏银称得上十分丰厚了。
幸好她嫁妆多,否则还真禁不起这般洒钱,毕竟再过些日子,就年底了,年节这样大日子,也少不得再洒一波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