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1章抠门媳妇儿3(第1/2页)
购物中心的商品都比较廉价,像铅笔盒这种都容易坏,还是不买了。
小鹏同学已经拿到了心心念念的书包,铅笔盒不买他也能接受。
买完这些,须宁又去书店淘了两本书,一本儿是教孩子学拼音的,一本儿是教孩子数学的。
她比了半天,就这两本书最便宜,一共十二块五毛钱。
选定后她在那儿挑了半天的毛病,什么旧书啊,卷边啦,还劝人家:书这东西卖不出去你就得赶紧降价处理,一是能给你带人气,二是省得积压下来,过年出新版了,你旧的就没人买了。
把人家老板说的一愣一愣的,最后愣是用十块钱就把这两本书拿下了。
贺小鹏跟在边上一直在认真听,见妈妈这次又少花了不少钱心里那叫一个佩服他妈。
也是奇怪,以前他听妈妈侃价,只觉得好丢人,跟和人打架似的,今天的妈妈完全不一样,一个脏字她都不会说,但东西就是被她买到手了。
从书店出来,刚好看到一家店前摆着的冰淇淋机。
原主抠门,孩子想吃冰棍了,都是给他买一个冰棒,纯纯的大冰溜子,一个能吃好半天,当然就是冰棒贺小鹏同学一整个夏天都吃不上几次。
贺小鹏也知道他妈抠,根本不敢要,万一他妈不给买再骂他一顿,那他多冤枉!
“老远就看你往那边瞧,得了,今儿就给你买一根儿。”
贺小鹏满眼懵,他没看啊?好吧,他就看了一眼,真没想要!
卖冰淇淋的老板见来了客人便问:“妹子要啥味儿的,草莓奶油,哈密瓜,纯奶的三种,都是一块一个。
须宁立刻开启抠门系统:“这么贵啊,买两个能便宜点儿不?”
老板立刻冷脸,啥年头了,买个冰淇淋还来侃价儿?
“不能!”
“那就买一个。”
须宁主打一个不能占便宜就是吃亏的想法,愣是磨着人家老板给她打了一个超大冰淇淋,别人的冰淇淋转一圈就完活了,她的转两圈。
卖冰棍的也是服了这个老六,太能磨叽了,不情不愿的做了回亏本儿买卖,收完钱赶紧闪了,生怕那女的再来买两个。
买完冰淇淋,须宁就递给了贺小鹏,“吃吧,下回可别想我再给你买。”
贺小鹏才不管妈妈说啥,有的吃赶紧吃,“妈妈,你先吃。”
须宁也没和他客气,啊呜咬了一口,一个冰淇淋就下去了一大半儿,贺小鹏半点不生气,乐呵呵的吃剩下的半个,冰淇淋哎,以前都是吃老冰棒,还有啥不知足的。
而后,骑着摩托直奔卖肉的摊子,问过价,买了一条五花三层的猪肉,又饶了一根一点肉都没有的骨头,这才骑着摩托回了家。
“我看咱家冰箱还有不少酸菜是吧?”
胡英兰赶紧应声,“是,你想吃酸菜了?”
须宁道:“肉太贵了,今儿买那一刀肉花了我小四十,一顿都吃了也太浪费了,不如,咱中午吃酸菜粉条炖白肉吧。”
说完须宁也不管婆婆同不同意,抡起菜刀,就从那一刀五花肉上切下了三寸长的一段儿。
胡英兰:呵,呵呵,她才说儿媳妇今儿终于有点儿进步了,结果她哪是进步啊,分明是退步了,就她切下来的这一块,顶多四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章抠门媳妇儿3(第2/2页)
还以为真能吃回红烧肉呢,不过算了,酸菜炖肉也行,好歹有个肉味儿。
须宁切完肉把剩下那一大块切成均匀的小块儿,以后炒菜或是炖菜的时候拿出一块儿解冻就行了。
将肉放回冰箱,须宁就不管了。
贺小鹏同学回来就和他奶奶显摆他的新书包去了。
须宁闲着无事,拿出针线,又拆下一条旧裤子上的拉锁,剪子咔咔几下就把布剪好了,三缝两缝,等厨房的肉香味儿飘出来,她的铅笔盒也做好了。
“妈,这个是给我做的吗?”
“你把笔放里头看合不合适?”
贺小鹏也不嫌弃那布是他爸的劳动布裤子改的,把新铅笔放到了包里,再拉上拉锁,“妈,挺好用的。我就用这个了。”
“你先把笔拿出去,妈再给你绣个名字。”
“那能好看吗?”
“铅笔盒是双层布做的,我给你绣里头。”
“谢谢妈妈。”
这时,院里传出说话的声音,是贺明父子回来了。
贺父白天都要去鱼塘那边守着,伺候鱼的事都是他管着。
贺明则负责捞鱼卖鱼,不然等到冬天再卖,那些鱼贩子会疯狂压价,不卖鱼就要掉膘,一亩塘损失个千把块钱很容易。
总之,老百姓要赚点儿钱那是处处难。
“媳妇儿,我回来了。”
须宁透过玻璃看向院子里的男人,黑壮黑壮,长相一般。
奈何这位可是个顶级恋爱脑,媳妇儿让干啥干啥,为了媳妇儿,那是能连爹妈儿子妹妹都能不管不顾的主,妥妥的大笑子一枚。
须宁迎了出去,“喊啥喊,赶紧的洗手吃饭。”
“嘿嘿,卖鱼的钱给你。”贺明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一分没留全递给了须宁。
须宁数了数,“今儿卖的咋样?”
“不太好,我就捞了二十条鱼,回来的时候还剩了五条。”
“最大的多重?”
“都是差不多二三斤重的,捞到大的我都是直接扔回塘里。”
家里承包的鱼塘每年都会往里放鱼苗,但从没清过塘,养的也不怎么科学,就这么随养随卖,现在的鱼价,鲤鱼五到六块一斤,鲢鱼大的八块左右,得是四五斤的,草鱼七块左右,十五条鱼卖了239元5毛钱。
须宁数完钱收了起来,脸上却没啥喜色。
家里的鱼塘大约十亩,每年的收入减去开支,最多赚个五六万。
哪怕农村开支小,这么点钱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啥。
家里倒是地多,六口人,每人一亩半的地,小妹的户口迁走,但地没收回,这就是九亩地了。
加上隔壁的孙家搬到了城里,两家的地也是挨着的。
他家的六亩地自家也租过来了,一年不过六百块钱的租金。
但能挣的也有限,这十五亩地,一年能收入个万八千块钱都是多的,顶多就是家里不用买粮,像玉米大豆小麦花生红豆绿豆这些,家里每年都会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