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69章内景(第1/2页)
仙界一重天,百川城
洞府内青烟袅袅,洞府四壁镶嵌的灵玉泛着朦胧清光,将四周映照得满室生辉。
荆雨盘坐于蒲团之上,膝间放着一枚品相不俗、温润如玉的棱形石块,正闭目调息,缓缓吐纳。
呼——
吐纳间,一缕仙灵之气自鼻窍游出,在头顶三尺处凝成一面宝镜虚影。
这宝镜造型古朴、花纹繁复,似有大道蕴含其中,正是荆雨的本命神通【玄镜】显化。
而在这面宝镜背后,白、蓝、紫三枚命珠镶嵌于参玄命盘之上,微微闪烁。
其上有篆字依稀可辨,似是刻着【天资聪颖】、【博闻强识】、【玲珑慧心】的字样。
“坎离相济,水火既济……”
荆雨随手掐诀,指尖水火之气缭绕交融,起初互不相让,可最终竟隐隐有些相辅相成的味道。
可正当水火二气势均力敌之际,荆雨灵思一动,其中的【火气】似乎有些不稳,最终竟陡然溃散。
而在荆雨的体内,十道基石法则显化而出的光团依次排位,其中【命之法则】直接化为一道灰蒙蒙的莲台模样。
而【水之法则】所化的水色漩涡此刻光芒最盛,竟直接压服了除却【命之法则】外的其余八道法则,跃上了灰色莲台之上,颇有些君临天下的味道。
“可惜,火之法则的境界终究还是差了一筹……自从前几年【时间法则】步入化神中期层次后,【水之法则】便无需压制,顺理成章地步入了化神后期。”
“此刻水强而火弱,自然是【水之法则】置于尊位。”
此时距离荆雨飞升仙界,已然过去了三百余年。
这期间荆雨除却每百年左右下界一次【行商】,绝大部分时间都龟缩于【百川城】修行,感悟法则之力。
直到前几年,最难参悟的【时间法则】终于修到了化神中期层次,至此荆雨的十大基石法则的感悟层次尽数在化神中期之上,终于不必再压制境界,【命之法则】顺理成章突破到了化神后期层次。
【水之法则】紧随其后,荆雨也凭借着这两大法则的洗礼,将自身的真元层次顺利过渡到了化神后期,成为了一名货真价实的化神后期修士。
“接下来便是更进一步,开辟体内洞天,晋身【洞天境】。”
荆雨皱眉:“传闻若是要开辟体内洞天,需要将炼入窍穴的所有基石法则都参悟到化神圆满之境……想不到这一步,窍穴少的修士反而占了便宜,像是那等以【五行】化神的五窍修士,岂非只需要将【五行法则】推演到圆满即可尝试开辟洞天?”
“反倒是八窍、九窍的天骄,在这一步上不知要磨上多少时间。”
“若是以【时间】、【空间】法则为基石法则的,这两道法则上的天赋再差些,那更是绝望……恐怕临近寿尽也未必能满足开辟洞天的条件。”
“偏偏参悟法则取不得巧,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仙灵气在仙界不是稀罕物,大家都有,唯一能够加快参悟速度的变量,便是去一些与自身法则相关的修行宝地。”
“在这一块,大势力的天骄便占尽了优势,大势力底蕴深厚,治下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宝地供门下弟子修行——反而是散修没这等机缘,只能老老实实用笨办法参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69章内景(第2/2页)
荆雨微微思忖,自己倒是不怎么担心。
毕竟他虽然只是闭门修行,可却有开启灵智、增强悟性的各种【参玄命珠】,这就比寻常修士的参悟速度要快了不少。
可哪怕如此,最难的【时间法则】仍然要耗费漫长岁月才能有所成就。
荆雨估摸着,自己在【参玄命珠】的加持下,加上自己在【时间法则】上的悟性,仅次于【命之法则】与【水之法则】,如此多的有利条件……可若想将【时间法则】推衍到化神圆满,至少也要两三千年。
须知荆雨如今也不过三千岁出头罢了!
更何况【问镜观命法】的【洞天篇】还没创出来。
“难道这一次又是炼体修为先一步进阶洞天?”
自【玉髓境】之后,【苦渡经】下一层对标洞天层次的境界名为【内景境】。
何为内景?
在道门之中的解释,内景,便是向内探寻,所显现的生命本源景观。
而【苦渡经】内景篇的总纲部分更是开宗明义,所谓——
不假外求,反身而诚。
正是——吾身为宇宙,内景即乾坤。
而【内景篇】的修炼诀窍,便是开辟身中国度,以心神为匠,以气血为材,筑无上道基,炼不灭道身。
若将【内景】练至极深处,便可将凝实到极点的内景,短暂地投射到体外。
比如,体内流动的血液可化为真实血河异象笼罩战场,迟滞对手。
骨骼脊椎可化为骨山虚影,镇压万物。
甚至内腑五脏也能化为神灵,化形出战。
不难看出,【苦渡经】内景篇之中所描绘的【内景】实际上可以说与筑基金丹道【洞天境】的核心【体内洞天】极为相似。
但二者虽有相似,却又有根本区别。
【体内洞天】乃是在元婴法相的【丹田】之中开辟,一旦开辟完成,便有须弥纳芥子的空间之妙,循序渐进,甚至能够演化出一方真实世界。
而【内景】则更趋向于将自身的肉身法躯每一处都修炼成各自的微观图景,虽也有外在显化的妙处,但实际上却不能算作洞天一类的空间。
当年【长青道尊】创出【苦渡经】时,几乎可以说是处处对标筑基金丹道,可谓野心极大,未必没有想要以武道炼体开辟一条全新修行体系的意思。
但最终的结果显然并不理想,至少在荆雨目前看来,【苦渡经】中的炼体境界相对于已然极为完善的【筑基金丹道】而言,还是略显粗糙了些。
更不要提单纯的【苦渡经】并没有滋养神魂、增长寿元的作用,须配合【长生久视】命格才能有所成就。
荆雨不禁思索:“长青道尊何等人物?诸天万界之中的至高存在,可仍然没有创出一条炼体新路,可见证尊之难。”
可荆雨瞬间就想到了另一种假设——以长青道尊的眼界见识,都不能以炼体之道证尊,究竟是因为长青道尊在炼体一道天资不足,还是他原本证尊的道途干扰了其另开新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