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6章渣土车(第1/2页)
人逢喜事精神爽,张亚洲红光满脸,终于得偿所愿。他现在不光是罗宁县公安局的局长,还是罗宁县政法委的书记!
上了天海市电视台,被领导在大会上点明表扬,并且要求公安系统的同志们,着重学习张亚洲这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
天海市把张亚洲评为先进个人,把罗宁县公安局,评为先进集体。就连罗宁县的领导班子,都得到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评价。
罗宁县常委班子很高兴,县委书记张海滨在常委会上提议让张亚洲更进一步,由副转正,得到了全票通过,张亚洲得偿所愿后,终于明白,什么才叫打铁还需自身硬!
坐在局长办公室里,张亚洲亲自帮厉元朗倒了一杯茶,又拿出一包烟,丢给了厉元朗:“可别小瞧了这包烟,这是我从袁县长的办公室里顺的。”
“咱们县里都知道,袁县长那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人聪明,口才又好,想从他的手里讨便宜,那可真是不容易!”
“也就我跟他混的输,才能从他的办公室里顺东西,其他的人都没有这个胆子,更没有这层关系!”
这番话说的可不无缘无故,包含有两次意思,第一层是想表达出对厉元朗的亲近,毕竟能有这泼天的富贵,大部分的功劳都来自厉元朗。没有他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事态的掌控力,也不能侦办0317案,大家伙更不能得到功劳。
第二层是想表达出,跟袁斌县长的关系也很近。袁斌可是本土派,袁姓在罗宁又不是大姓,他能一步步的从基层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这本身就是个传奇。
袁斌很有号召力,也很有人格魅力。至少张亚洲是很佩服袁斌的,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底牌,很愿意介绍给厉元朗。
就跟那种朋友的朋友,希望你们也能成好朋友的期许。
厉元朗听懂这番话里的小心思,却假装听不懂,端起茶轻轻的品了一口,然后由衷的称赞说:“好茶,真的是好茶!”
前些日子楚秘书给厉元朗通过一次电话,用极为隐晦的方式,提醒了厉元朗,纪委的陆军顶着莫立忠不放,大概率是要整针对厉兵的黑材料。
虽然不知道袁斌的动机,但厉元朗可以确定,这位袁县长目前是敌非友,自然不愿意展露出对他的亲近。
“既然你喜欢,回头我送你两盒!”张亚洲抽了口烟,然后望着厉元朗问:“接下来的工作,你打算怎么开展?”
人不能总躺在功劳簿上,在公安局长的位子上,取得了这么大的功劳。现在成了政法委书记,肯定想要开门红。
所以张亚洲才会这般的礼贤下士,希望厉元朗能够再创辉煌。
“工作组里收了不少的举报信,其中最多的就是晚上四处横行的渣土车。”
“按照交警队给出的数据,仅仅去年,这些渣土车就制造了十二起非常恶劣的交通事故,造成了九死七伤的惨剧。”
“你想动渣土车?”张亚洲的眉头微皱,满是担忧的提醒:“这里面的水很深!”
自从国家推动房地产改革,商品房入市后,房地产开发成了暴利行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尤其喜欢引进房地产企业。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都有改善住房的需求。其次,建筑行业属于深度密集行业,牵扯到产业链的上下游,一旦动起来,那将创造长长的利益链条。
政府在卖地的过程中,享受了土地财政的红利。银行也找到了放贷的通道,不管是放贷给开发商,还是帮着老百姓做按揭,在资金的流动中,银行能赚的盆满钵满。
然后就是承建单位,盖下一个小区,少说也要大几千的工人,各种工程车辆来来回回要忙乎好几年。
在这个过程中,砖瓦砂石混凝土,还有钢筋管道,电线绿化什么的,全都需要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6章渣土车(第2/2页)
等着房子盖好以后,在这个房价逐年上升的轨迹中,有些人又把房地产当成了资产增值的重要标的物。
即使不炒房子,用来自住!要不要进行装修?入住之后,会不会盘活周围的商圈?
所以在2007年,房地产行业是各地招商引资时,最喜欢引入的行业。而动工之后,牵扯到的土方生意,又是本地有势力,有背景的地头蛇,主要的营生。
如果动了渣土车,会不会让整个工地停工,一旦停了工,整个县的经济还要不要发展了?
所以厉元朗只是提了个开头,张亚洲便想到了这么多。
厉元朗却不以为意:“只是抓几辆渣土车,让他们晚上开车别那么嚣张,应该没问题吧?”
张亚洲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帮着厉元朗把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说清楚:“元朗,如果你把房地产企业,看成是一个人,那么参与清运的渣土车,就是排泄通道。”
“你去查这些渣土车,就等于把这个排泄通道堵上了,轻则便秘,重则要命!”
“整个房地产行业,牵扯到了上下游,不光体量大,而且牵扯的关系深,一个不慎,恐怕张书记都保不了你!”
听出了张亚洲言语中的关切,厉元朗呆愣了好一会,才低声问:“难道就这样放任他们在公路上横冲直撞?视人命如草芥吗?”
张亚洲沉吟了好一会,慢慢的站起了身,先把办公室的门反锁,然后对着厉元朗说:“华夏经济开始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发展期,在这个激扬的大时代中,很多人成为了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大家的心里都没数,大部分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不断的试错,有些人也就成为了试错的成本。”
张亚洲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我知道接下来的话,可能听起来没那么好听,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面对强行拆迁,还是需要严打的净网行动,都是有一定的伤亡、错漏指标。”
“当然,这件事不会写在文件里,更不会由领导的口中说出,但这却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并且默许的潜规则。”
“所以渣土车横冲直撞,只要不是恶意的制造交通事故。出现问题以后,只要能够获得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家属的谅解,这件事并不是多大的事情,属于指标以内,可以忍受!”
这番话给厉元朗很大的冲击,哪怕他活了两辈子,自以为见多识广,甚至能够看穿人心了,却没有想到还能听见这般颠覆三观的事情?
难道上辈子之所以没悟出这番道理,是因为没走上领导岗位,或者认识一个推心置腹的领导朋友?
重重的喝下一口茶水,厉元朗依然感觉喉咙干涩,便用沙哑的声音问:“这样,会不会太冷血,太不公平了?”
“五年前,我刚当上公安局长的时候,我也想整治一下歪风邪气,然后袁斌县长就跟我说了这么多!”
“我也问过他,这样会不会不公平?”
“他跟我说,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如果当年你不是运气最好的那只蝌蚪,都不能来到这个世界。”
“现在同样还是运气选择,不被眷顾的成为了伤亡指标!所以在这件事上不存在公平,只能说是他们的运气不好。”
这番歪七八扭的诡辩,还真是让厉元朗一时间语塞,总觉得这个逻辑不对,但却又说不出不对的地方!
这种被歪理邪说摩擦智商的感觉,可真是太痛了!
但话又说回来,按照这套逻辑往里面套,如果厉元朗铁了心想要整治渣土车,那么被他抓到的,是不是也可以归结为运气不好呢?
在逻辑无法自洽的时候,也许可以试着用魔法打败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