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89章意欲擒龙乎
大量的军情文书从河南前线送到了洛阳金镛城中,慕容绍宗等秦王府的属臣时刻盯着这场战事的进展。
不过,相较于秦王府属僚的紧张,整个洛阳城的氛围并没有因为河南地的战事而受到影响。
经历了半年的重建,在战火中遭受到严重破坏的洛阳城的架子已然搭好了。
以铜驼大街为中轴线,洛阳内城的官署丶宗室公卿的府宅丶仓廪府库等建筑都已经修复好了,外郭城的东西两市和四通坊也重新建好了。
相比于原本的洛阳大小市,如今洛阳的东西两市的规模相较之前有所调整,各占了四个里坊之地。
洛阳城本来二百多个里坊,外郭城的里坊在战乱之中大多数已经成了白地,如今重新规划修建。冬日里,里坊之中,正是施工火热的时候,大量的家宅正在修建,每日都可以见到匠人丶帮佣进进出出。
欢泰坊中,高欢丶宇文泰两人的宅子建好后,两人打算启程回到河北。临行之前,李爽见了两人。
许久没有回河北,高欢丶宇文泰归心似箭。
高欢还好说,他不在邺城,可还有一帮怀朔的兄弟在,局势还乱不到哪里去。
可宇文泰不同,他本身辈分就小,如今留守在范阳的宇文护辈分更小。他不在,幽蓟之地闹出了不少的乱子。
李爽并没有挽留。这段时间内,有着李元忠主持,襄国的冶铁中心已然初具规模。让这两人回去,河北的形势还会更加稳定。
经历了六镇之乱以及河北世族反抗尔朱氏之役,河北从战乱之中走出,秩序趋于稳定,正是恢复生产的时候。
河北富庶,曾是北魏朝廷统治的核心区域,为洛阳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赋税。
如今,洛阳朝廷所能管辖到的河北州郡的户口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
战争直接造成人口死亡是一方面,大量的逃户和世家豪强隐匿人口也是重要原因。
李爽并没有立刻清查河北人口的打算,而是借着洛阳朝廷的名义将河北世族再度归拢到了麾下,与之合作。
无他,力有不逮。
在五胡乱华的乱世之中,河北的汉人世族早已经有了应付胡人骑兵的办法。
建造坞堡!
以坞堡为核心的庄园经济,在乱世之中为汉人世族提供了很大的筹码。
坞堡坚固,北魏曾经的纯骑兵部队对此很难有应对的办法。毕竟,胡人劫掠,为的是钱粮人口。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源去进攻一座坞堡,打赢了没有多少收益,打输了更是丢了里子面子。
不想要双输,那就只有合作。
北魏在汉化改革之后,为天下的世族排定郡望的同时,也下令各地的世族拆除坞堡。
当然,这些世族的确照做了。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留心眼。毕竟,技术还在。
一看到六镇作乱,天下将乱,世族豪强们又将曾经的手艺都捡了起来,建起了坞堡。
李爽在河东时,自己就建立过坞堡。不但如此,裴薛等河东豪族也建立起了坞堡。
这样的情势一直到了李爽攻克太原,才有所改观,裴薛等河东豪族才开始拆除坞堡。
如今的河北与昔年的河东也是一样,李爽要强令世族拆掉坞堡,并不现实。
李爽组织不了十几万大军,沿着河北各州各郡,将世家豪族的坞堡一个个拔掉,清除掉世族的影响力。
当然,即使李爽有这个实力,这麽做也毫无意义。
河北乱了,只会给南面的梁军和北面的胡人创造条件。
同样的道理,不想要双输,那就只有合作。
不过,对于李爽有利的是,河北的世族无法将手伸到关中丶河东等地,但李爽却可以通过洛阳朝廷将势力渗透到河北,一步步掌控河北各州郡主要的城池。
这并不是一个很快能达到的目标,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以及出现反覆拉锯的状况。
目前来看,河北主要还是三方势力。
秦王府以及明确站队秦王府的殷州丶定州豪强,高欢丶宇文泰所代表的六镇外来势力和河北本地的世族豪强。
站在百尺楼之上,看着高欢丶宇文泰出城的身影,李爽一笑。
也许,河北的形势将来会再度变化,高欢和宇文泰所代表的六镇外来势力会与河北本土的世族豪族整合成新的力量。
到时候,河北的主要势力还是三方,可却会变成秦王府丶高欢为首的邺城军丶宇文泰为首的范阳军。
不过,李爽乐得见到这一幕。
如此一来,则说明李爽要掌控河北的目标快要达成了。
慕容绍宗从后走来,拱手道:
「大王,徐州的战报到了。」
「元欣击退了元悦叛军和梁军,进入了彭城了?」
慕容绍宗听了,微微一笑。
「大王英明!」
这场战事并没有太大的悬念。
梁军并没有大规模北上援助的举动,甚至连提供钱粮物资都是象徵性的。
百多年来,除了宋武帝刘裕将南朝的防线推到了黄河一线,大部分时间内,南北两朝都在江淮泗济之间拉锯。
北魏和南梁数十年一直争夺的两座重镇,分别是寿阳和彭城。
这两座重镇都是城防坚固,便是十数万大军围攻,也不见得能攻下来。
天监十三年,梁军为了从魏军手中夺取寿阳,全据淮水防线,想出了水攻之法。
南梁发动了徐丶杨两州二十万人,耗费了几千万斤铁,花费了两年时间,于淮河上建成浮山堰。
梁军打算凭藉浮山堰,以水倒灌寿阳。可结果却是,浮山堰修建好的四个月后,淮水暴涨,浮山堰崩坏,下游十几万人都被冲进了海里,良田尽成沼泽。
经此一事,南梁元气大伤,这麽多年都没有缓过来。
六镇起事以来,北魏大乱,南梁趁机向北蚕食了大量北魏的土地,不但拿下当年耗费海量人力物力都没有拿下的寿阳,全据了淮水,还将防线北推,拿下了涡阳等地。
寿阳是北魏在淮水上钉的钉子,一旦北魏内乱,无法大规模支援前线,寿阳迟早会落入了梁军手中。
可彭城不一样。
北魏正光年间元法僧叛乱,献彭城归降南梁,萧衍派遣萧赞丶陈庆之前去接管,却因为萧赞的投降而功亏一篑,彭城得而复失。
很大的原因,梁军并没有可靠的后勤支撑,这才一哄而散。
彭城战略位置重要,南梁不是不知道。
可梁军在彭城之下的回忆却是惨痛的。
要彻底掌控这座城池,清除魏军的影响,南梁必须投入十万大军和巨量的资源。
萧衍这些年的心思,一直是花小钱办大事。
通过扶持北魏南投的元姓宗室,来影响北方的局势。
当年的北海王元颢如此,如今的汝南王元悦也是一样。
不过相比元颢,元悦则差了许多。
元悦喜好男风,为人暴虐,在民间的声望并不是太好。而且,很不好控制。
因此,萧衍也没有投入多少资源,主打的就是一个有枣没枣打三杆子。
能拿下来最好,拿不下来最多是惋惜。
毕竟,寿阳已然在梁军的掌控下,淮水防线已然稳固。
慕容绍宗将战报交给了李爽,道:
「大王,元悦在彭城之下战败之后,弃地而逃,准备南下投奔陈庆之。」
「无妨,便是元悦成功逃到建康,他在萧衍心中也没有了用处。」
元悦这次叛乱,不但搭上了他所有的筹码,还耗费了元氏在洛阳的有生力量,如今失败了,在建康那边已经失去了价值。
南下投奔梁国的元姓宗室着实不少,要找一个比元悦更加可控的傀儡,萧衍的手中有的是。
李爽看了一眼军报,又看了一眼慕容绍宗。
「徐州情势稳住之后,本王调你去青州,你觉得如何?」
河南的形势相比河北简单的多。
因为长期处于南北两朝的拉锯之中,河南的人口不比河北,再加上尔朱氏的一番操作,逃亡的人就更多了。
梁军和魏军主要是沿着涡水丶颍水等主要河流沿岸的城池进行争夺。
彭城守住之后,齐莒丶河南等地便稳了。
元欣出发之前,李爽已经派遣高昂前往碻磝城,镇守河南诸州。下一步,则是齐莒之地。
慕容绍宗想了想,道:
「诺!」
……
建康。
台城。
前方的败报传至建康,南梁的皇帝萧衍从同泰寺中回到皇宫之中,召集了太子和几位近臣前来觐见。
这位多次出家的帝王,长期茹素,面容清瘦,可身上的威势却异于常人。
萧衍之所以很重视这此败报,不只是因为他扶持的汝南王败了,更是因为率军而来的是广陵王元欣。
这代表了什麽?
北魏自从六镇之乱丶河阴之变以来,分裂的局面已然结束了。
尔朱氏战败之后,如今进入洛阳在金镛城中建立天策府的秦王已然整合了北魏内部的各方势力。
对于南梁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关键是,这个秦王还很年轻。
若是没有意外,他将会是南梁今后长时间的对手。
可萧衍已然老了,年近七十。
这也是这位帝王对于向外用兵很谨慎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位年老的帝王已然昏聩,相反,他的思维依旧很敏锐。
「太子,你觉得如何?」
萧纲在萧衍底下当太子,相当的恭顺。
感受到萧衍看来的目光,萧纲低下了头,道:
「禀父皇,儿臣以为秦王李爽已然掌控了洛阳的朝政,河北丶河南丶齐莒之地也已然平定。」
这一点,只要看过梁军从前线传来的军报,谁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萧衍并没有止步于此,继续问道:
「那你以为这位秦王李爽会是下一个尔朱荣麽?」
萧纲顿了顿,对于这个问题感到有些棘手。
便在此时,太子舍人柳津,也是柳仲礼的父亲投来了一道目光,坚定了萧纲的信心。
「儿臣以为不会!」
萧衍来了兴趣,问道:
「为何?」
「儿臣以为李爽起于微寒,却比尔朱荣更难对付。他进入洛阳之后,约束将士,善待百姓,抚慰宗室公卿,并没有尔朱氏那般巧取豪夺倒行逆施之举。」
萧衍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心中早就有数。
如今听到萧纲如此说,他不觉得点了点头。
「他若是尔朱荣,倒是简单了。若不是,反而是大患。」
说着,萧衍看着萧纲,吩咐道:
「朕年事已高,军政之事,多托付于你。你要仔细经营,一旦李爽根基稳固,北虏怕是会再度南犯。」
萧衍打算放权给萧纲,让他去经营淮水防线。
萧衍年事已高,但学识依旧渊厚,判断也很准确。
他对三百多年的乱世有着很深的见解。
自东晋至今,南朝的防线要维持在黄河一线,十分困难。
便是如宋武帝刘裕这般军事强人能做到,后世之君也守不住。
这与南北两朝的军队构建有关。
北朝不缺马,多骑兵,但南朝之军却是以步军丶水军为主。
刘裕之后,宋文帝刘义隆不可谓不是明君。
元嘉草草,却为后世每位南朝的皇帝作了警钟。
所以,退而求其次,稳固江淮防线,便是南朝的头等大事。
尤其是如今的萧衍,越发的以稳为主。
他趁着北魏内乱之时,向北推进,争取到了不少战略缓冲地带,可也没有夺取河南之地,将防线推到黄河,乃至一统河北的心思。
萧衍已经不再年轻,可以亲自带着十万大军北上,便是他年轻之时,也没有刘裕那般的本事。
依靠着江淮防线,打防守反击之战,才是最佳的策略。
萧纲得了萧衍的授权,心中很是高兴。
萧衍看着萧纲离去的背影,向着身边宠臣朱异问道:
「太子能办好这事麽?」
朱异和萧纲并不对付,可他并不敢拂逆萧衍。让萧纲去整顿江淮防线是萧衍的意思,朱异更加不敢有异议。
他是宠臣,但不是权臣。
「太子殿下有着陈庆之丶韦粲等忠勇之士的帮助,还是能够做好的。」
萧衍微微呢喃道:
「朕修行多年,功德不易,为何偏偏在此时遇到这等人,劫乎,天意乎?」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