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六百七十七章不划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齐韵她们一众姐妹们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小可爱自认为她还是非常的了解的。
    眼下,自己的众位好娘亲们,还有自己的清蕊姨母她们一大群姐妹们就只是悄悄地观察着自己老爹和兰雅姨母他们兄妹两人,却全部都不开口...
    春风拂过枫桥,湖面薄冰尽消,水波如镜,倒映着满园紫茉莉的影子。花瓣随风轻旋,落在石碑前那幅泛黄画卷上,仿佛为画中人披上了一层柔纱。晨雾未散,远处传来钟声,悠悠荡荡,像是从另一个时空传来。
    一名少年缓步而来,衣衫素净,眉目清朗,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他跪在碑前,将竹简轻轻置于香案之上,低声说道:“祖母,孙儿今日已通过殿试,名列三甲。陛下亲点我为翰林编修,命我参与修订《国策通鉴》。我……没有辜负您的教诲。”
    他是念安的曾孙,名叫兰昭。自幼听家中长辈讲述那段尘封往事,对那位未曾谋面的“枫桥夫人”心怀敬仰。每年清明,他必亲自前来祭拜,风雨无阻。而今终于得偿所愿,入朝为官,第一件事便是将《薇草集》与《继薇录》合编成册,呈于御前。
    他抬头望着那幅画卷,目光久久停驻在男子青铜面具之下。传说中,那人一生未以真容示人,却用半生孤寂换来了天下太平。他忽然问道:“祖父真的从未回来过吗?”
    话音刚落,一阵微风掠过,画卷无风自动,竟缓缓展开至背面。兰昭怔住??原来画后另有字迹,墨色淡雅,笔锋清峻,似女子手书:
    >“他回来了,只是你看不见。
    >风起时,他在;铃响时,他在;花开时,他就在你身旁。
    >别问归期,因他从未离开。”
    兰昭心头一震,眼眶微热。他忽然想起幼时祖母常说的一句话:“有些人活着,是为了被铭记;有些人死去,却是为了继续守护。”此刻,他终于懂了。
    他俯身叩首,三拜而起。临行前,顺手拾起一片落在画上的花瓣,夹入竹简之中,悄然离去。
    ***
    数日后,京城骤雨连绵。
    皇宫深处,皇帝正独坐偏殿,翻阅新呈上的《国策通鉴》初稿。当他看到“治国之道,不在权术,而在民心”一句时,不禁拍案称叹:“此言直指根本!若非出自兰家血脉,谁能有此见识?”
    话音未落,内侍匆匆来报:“启禀陛下,西苑池畔发现异象??昨夜暴雨倾盆,所有花木皆遭摧折,唯独那一片紫茉莉安然无恙,且今晨竟开出一朵金瓣紫蕊之花,光芒流转,宛若星辰!”
    皇帝闻言起身,亲往查看。果见湖心小亭周围,数十株紫茉莉迎雨怒放,中央一朵尤为奇特:花瓣呈五角星形,边缘泛金光,香气清远,竟能令人心神安宁。更奇的是,花蕊之中藏着一枚极小的铜铃,随风轻颤,发出细微叮咚之声,如同旧日枫桥夜里的回响。
    皇帝凝视良久,忽觉眼角湿润。他低声问:“这铃……可是当年柳公所佩?”
    无人应答,但风忽然止息,天地寂静。片刻后,铃声再响,这一次,竟是一串完整的旋律??正是《归梦谣》,百年前凌薇儿常哼的小调,据说只有她与柳明志知晓。
    皇帝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含泪道:“前辈大德,朕虽生于百年之后,亦不敢忘。今日四海升平,女子可执笔、可披甲、可议政,皆因您二位以一生孤寂,换来万民安康。若您尚存于世,请受朕一拜。”
    说罢,三叩首。
    礼毕起身,那朵金花忽然飘起,乘风而上,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天际。与此同时,宫外百姓纷纷抬头,只见东方云层裂开一线,霞光万丈,照耀整座城池,宛如白昼。
    这一日,史官记曰:“春三月,天现金花,地涌祥音,帝感先贤之德,亲撰《双星颂》以祭英魂。”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南边陲,一座隐于群山之间的古庙中,一位老僧正在扫落叶。
    他须发皆白,身形佝偻,手中竹帚轻挥,动作却极有韵律。庙门前立着一块残碑,上书“归心庵”三字,字迹斑驳,依稀可见曾被人反复描摹。
    忽然,一只白羽信鸽自天际飞来,盘旋三圈后,稳稳落在屋檐下铜铃旁。老僧停下扫帚,缓缓抬头,眼中精光一闪即逝。
    他取下竹筒,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京都金花现,吾当返故园。”**
    老僧嘴角微扬,低声道:“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他转身走入禅房,推开一面看似普通的墙壁,露出一条幽深地道。沿着石阶下行百步,豁然开朗??一间密室赫然出现,四壁挂满地图、兵符、密信,中央一张木桌,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题着四个篆字:《终局全录》。
    而这册子旁边,静静躺着一枚青铜面具。
    老僧伸手抚过面具,指尖微微颤抖。良久,他轻声道:“薇儿,我答应过你,等天下真正太平,我就回家。”
    他取出一套早已备好的青布长袍,换下僧衣,戴上青铜面具,背上一个竹篓,内藏《终局全录》与几株新鲜紫茉莉根苗。临行前,他在墙上留下一首诗:
    >山河历劫五十春,
    >青面孤身守旧尘。
    >今日金铃传信至,
    >枫桥月下是归人。
    写罢,吹灭油灯,身影没入地道深处。
    七日后,有人在枫桥附近看见一位戴青铜面具的老者,独自坐在湖边石凳上,手中握着一支紫茉莉,静静地望着墓园方向。他不吃不喝,也不言语,整整坐了一夜。
    次日清晨,村民前去探看,人已不见,只留下脚印一路延伸至湖畔渔舟处。而那艘旧船,原本早已朽烂,竟一夜之间焕然如新,船头还摆着一对铜铃,轻轻一碰,便发出清越声响。
    更令人惊异的是,墓园中的石像,原本右手执书、左手抚花,如今却多了一个细节??她的左手指尖,轻轻搭在一只有力的手背上,那只手骨节分明,戴着半截青铜护腕,显然是有人曾在此处牵过她的手。
    兰雅的女儿兰沁恰巧前来祭拜,见到这一幕,顿时泪流满面。她喃喃道:“娘,您说过,只要花开不败,他们就一定会重逢……现在,他们真的在一起了。”
    自此,每逢月圆之夜,湖心雾气弥漫之时,总有人声称看见那艘渔舟再度出现。船上两人并肩而坐,男子摘下面具,露出一张苍老却温润的脸庞,女子则靠在他肩头,手中紫茉莉绽放如初。
    他们不再说话,只是相视而笑,任舟随水漂,驶向远方。
    ***
    十年后,大周迎来百年大庆。
    朝廷决定重修《太祖实录》,并将历代功臣名录刻于“铭勋碑林”。当议到是否将凌薇儿列入“文正阁”时,宰相提出异议:“夫人一生未居高位,亦未领兵出征,按例不得入阁。”
    话音未落,一位年轻女官起身反驳。她是当今女学士沈清梧,也是首位以科举状元身份入仕的女子。她朗声道:“诸公可知,《薇草集》为何能预判三十年后的战局?因其作者不是一人,而是两人??凌薇儿与柳明志。他们以智谋织网,以情义为纲,以沉默负重,以隐身救国。若论功绩,岂止胜过千军万马?若论文德,更是教化万代!”
    她取出一幅拓片,正是当年老僧留下的诗句:“山河历劫五十春,青面孤身守旧尘。”又展示近年各地上报的奇事:北方戍边将士称,每逢大战前夕,营地外必有白羽信鸽送来战术图;南方水患之地,总有匿名之人修建堤坝,不留姓名,唯留一朵干枯紫茉莉。
    “这些人是谁?”沈清梧环视群臣,“或许,他们是柳公旧部;或许,他们是受《薇草集》感召的读书人;又或许……他们就是我们心中不愿熄灭的信念本身。”
    满堂默然。
    最终,皇帝下诏:“凌薇儿追赠‘文昭夫人’,特设‘枫桥书院’以纪其德;柳明志复爵忠勇侯,赐谥‘靖节’,其像不绘面容,唯戴青铜面具,立于夫人之侧。二人合祀,永享香火。”
    诏书颁布当日,枫桥上下万人空巷。百姓自发组织仪仗,抬着两尊雕像缓缓前行。凌薇儿手持书卷,目光慈和;柳明志戴青铜面具,右手握戟,左手牵着一根细绳,绳端系着一枚铜铃。
    当雕像安放完毕,忽然狂风大作,湖面掀起巨浪。众人惊惧之际,却见浪尖之上,一道虹光横跨两岸,形如桥梁,其下紫气缭绕,花瓣纷飞。空中隐隐传来歌声??仍是那首《归梦谣》。
    一位盲眼老琴师跪地叩首:“听到了吗?那是他们在唱啊……唱给所有相信爱与承诺的人听。”
    从此,“枫桥双圣”之名传遍天下。民间流传一句话:“不信命者读《薇草》,不信爱者来枫桥。”
    ***
    又五十年,天下大同。
    女子掌户部,将军出自寒门,百姓安居乐业,四夷遣使求学。某年冬雪初降,一名西域商人途经枫桥,见满园紫茉莉竟在雪中盛开,惊讶不已。他请教当地老翁:“此花何以不畏严寒?”
    老翁笑道:“因为有人一直在等春天。”
    商人不解:“等人归来?”
    老翁摇头:“不,是春天记得他们。”
    当晚,商人宿于桥畔客栈。梦中,他见湖心升起一座浮台,台上两人对坐弈棋,男子戴青铜面具,女子执紫茉莉。他们不说一句话,却笑意盈盈。一童子旁立,正是年少时的念安,捧书诵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无为而治……”
    商人醒来,发现枕边多了一枚铜铃,轻轻一摇,竟与梦中旋律完全一致。
    他连夜写下《东土见闻录》,其中一段写道:“彼国有奇花,名紫茉莉,开于雪中,香透三界;有双圣,隐于世间,行于无形,以智卫国,以情守诺。吾不信神佛,至此始知,人间真有不朽之爱。”
    这本书后来传入西域诸国,成为外交使节必读之典。许多外国王子公主慕名前来枫桥,只为亲手献上一朵鲜花,许下一个誓言。
    ***
    时光流转,千年倏忽。
    现代都市高楼林立,高铁穿行原野,卫星监测天气,人工智能推演战争模型。然而,在一座名为“枫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园林中,一切仿佛未曾改变。
    游客络绎不绝,孩童奔跑嬉戏,情侣牵手拍照。导游指着石像介绍:“这位就是著名的‘枫桥夫人’凌薇儿,被誉为‘天下第一智妇’。她写的《薇草集》曾影响中国军事思想长达八百年。而她丈夫柳明志,则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战略家之一,至今无人知道他的真实面目。”
    一对年轻恋人站在雕像前,女生忽然说:“你说,他们真的存在过吗?还是只是后人编出来的故事?”
    男生笑了笑,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新版《薇草集注释本》,翻开最后一页,指着一行小字给她看:
    >“本书整理过程中,曾在国家档案馆发现一批匿名捐赠资料,包括大量未公开的战略图纸、手稿残页及通信记录。经碳十四测定,部分纸张年代距今约九百年。最关键的是,在一份批注中发现了与柳明志青年时期笔迹高度吻合的签名,以及一枚带有紫茉莉印记的铜铃实物。目前该文物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编号ZM-001。”
    女生睁大眼睛:“所以……是真的?”
    男生点头:“也许奇迹从来不是违背规律,而是有人愿意用一生去坚持某种信念。就像这朵花,明明早该凋谢,却年年开放,是因为有人不肯让它谢。”
    夜幕降临,园中亮起柔和灯光。忽然,湖面泛起涟漪,一艘仿古渔舟缓缓驶来,船头站着两位演员,扮演着凌薇儿与柳明志,进行nightlyperformance《归程》。
    表演结束时,男演员摘下面具,向观众鞠躬。可就在那一刻,一阵风吹过,面具不慎掉落水中。工作人员急忙打捞,却发现水中倒影里??那张脸,竟不是演员的模样,而是一位陌生老人,眼神深邃,嘴角含笑。
    全场寂静。
    片刻后,掌声雷动。
    没人敢说看到了什么,也没人愿意质疑。因为在这一刻,所有人都选择相信:那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从未真正离去。
    他仍在某个角落,默默注视着这片土地,听着孩子们背诵《薇草集》的句子,看着年轻人在紫茉莉下许愿,感受着这个他曾拼尽一生守护的世界,如何一步步走向光明。
    风起了,雪落了,花开了。
    一切都如初愿。
    而那个声音,依然在时间的缝隙中轻轻响起:
    “薇儿,我回来了。”
    然后,铃响,花舞,天地静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他的小撩精 道上青天 侯门庶子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妻子恨我三年,离婚后她却崩溃了 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 边疆小斥候 重生七零:资本家小姐一心想离婚 流产夜陪寡嫂?我嫁你小叔悔什么 捡漏,摊牌了,我有透视眼 薅龙气养崽后,我成帝后了! 柯南:当真酒和毛利兰互换身体 向上登攀 你这辈子就是让游戏给害了! 天剑手 首辅大人请自重,这一世是我不要你了 始皇家养小皇后 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 [清穿]胤俄的团宠胞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