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阎埠贵也对着他笑了笑,这谢先智可算是遇到对手了,看看他以后还好意思忽悠别人不。
何雨柱也没有跟阎埠贵说话,这老阎还没有进化到后来那般模样,多少还是要些脸面的。
也算是个有意思的人,谁也不容易,都在用力的活着。
他正准备起身,抬眼看见秦小弟跟前院杨鸿的闺女杨玉双两人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看两人那欲盖弥彰的样子,何雨柱觉得他好像闻到了爱情的酸臭味。
“柱子哥……”
杨玉双看见何雨柱蹲在地上,不好意思的打了声招呼,女孩子脸皮薄,就跟被撞破了好事一样。
脸一下子就红了,赶忙就跑回去了,那小碎步跑的。
“呃,柱子哥你在干嘛呢?”
秦小弟没话找话说,他倒是没啥,男孩子嘛,就算是谈恋爱被人发现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我在吃饭。”
“呃……”
真是明知故问,我刚才在地上捡钱,能跟你说嘛。
何雨柱慢慢的站起了身来,他比秦小弟得高大半个头,他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身高比以前窜了一截。
“最近工作怎么样?”
“我干活可认真了,我师傅准备过段时间就让我考级。”
这还行,只要工作用心就行,也不枉费何雨柱把他弄进厂子,要是不用心那得多打脸。
秦小弟哪敢不用心,在家里他爹,娘动不动就给他灌耳音,让他要感恩,要努力,他们秦家现在在村上那可是比村长还有面,一家子有两个职工。
这可是村上独一份,那些捣闲话的老妇女都不敢说他家闲话,来给秦小弟说媒的都快把秦家的门槛踏烂了。
没想到秦小弟自己倒是跟杨玉双谈上了,何雨柱看见杨玉双在自家门口探着脑袋往这边瞅,眼角一阵抽搐,啥意思还怕我欺负你的小情郎不成。
“哥,我把南角这个倒座房申请下来了,我到时候就住在这了。”
秦小弟指着前院西南角的倒座房给何雨柱说,他这两天刚从后勤上申请下来。
现在轧钢厂这些老房子好申请,新盖的家属院才是一房难求,那边的新房子面积大,窗户大,就算是单身宿舍也比一般的屋子大。
何雨柱在盖这些房子的时候,那是一点都不吝啬,公家盖房子还那么小里小气的干嘛,往大里盖,就要住的舒服。
就连公共厕所都都弄的干干净净,天热味道也不大,不少房子还装了冲水厕所。
何雨柱都打算盖上几座楼,只不过没审批下来,估计要盖也得明年了,水泥什么的实在太紧俏了,钢筋他倒是准备了不少。
跟着秦小弟到倒座房看了一下,里面都是灰尘,好久没人住了,到处都是蜘蛛网。
“房子倒是好着呢,把卫生打扫一下,我给弄一套家具,就齐活了,住在这也好,能给你姐带孩子。”
“嘎……”
秦小弟脸上刚因为何雨柱给他送家具泛起来的笑容一僵,他住在这可不是为了给姐姐带孩子的,不过也没事哈,带孩子又没啥愁的。
站在门口的阎埠贵眼神闪烁,看着秦小弟把房门打开,带着何雨柱进屋瞅,他就知道这屋子肯定被秦小弟申请走了。
这屋子他惦记许久了,他去街道办问了好几次,别人都告诉他,这房屋不属于街道办,是分给轧钢厂的,叫他去轧钢厂问去。
他还想着等老大阎解成上完学就去申请,叫他搬过去住呢,这还没有申请呢,就没了,他心里有点疼,感觉好像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一样。
太难受了,他凑过来,伸长脖子探着脑袋往里面看,这是个两间屋子的倒座房,房子不算大,要是住小两口绝对够住。
就瞅了一眼,他脑海中就已经闪过了至少三种家具摆放方式,这房子要是给他绝对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何雨柱看着阎埠贵探头探脑的样子,突然间想到,这房子好像后来是阎解成跟于莉住的,秦小弟这一申请走了,那以后于莉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来这住了,那于海棠也就没有机会来这个院子了。
哎吆,这算不算是把往后得剧情都给改了,这可不得了了,算了,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他也不在意了。
“走吧,吃完饭过来打扫卫生,你这要打扫干净得花半天时间。”
何雨柱手往后边一背,跟个老干部一样,迈着八字步就往外走了,这样子走路确实怪舒服的。
秦小弟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出去了,看见阎埠贵,还跟他打了声招呼,这以后可就要住在一个院子里了,成邻居了。
秦小弟见到秦淮茹给她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以后住在这个院子了,秦淮茹倒是挺高兴的,自己弟弟住在这,啥事都好有个照应。
“吃完饭,我跟妈去给你打扫卫生去。”
“嗨,你还乐的不行,我给你说,这小子是想跟杨玉双谈对象,他小子可精着呢。“
何雨柱无情的揭穿了秦小弟的目的,秦淮茹一听赶紧凑到秦小弟跟前,一脸八卦的问他。
“你真打算跟玉双谈对象吗,她今年多大了,我记得十六吧,那还不到结婚年龄啊,不过也不影响,要是中意,先订下来也行。”
这时候先订婚,再结婚正常的很,秦母也是很关注的看着自己儿子,杨玉双这姑娘她知道,住在前院,长的不错,也勤快,爹娘也是体面人,事不多,要是能找上这个姑娘也行呢。
“姐,八字还没一撇呢,玉双还在上学呢,人家可是要考大学的。”
“你也去上啊,以后晚上去上个夜校,一样能考大学。“
秦小弟这娃学习不好,一上学就头疼,能读完初中,都是他爸管的严,才上完的。
不要觉得为啥出来一个孩子读完初中,出来一个孩子上高中,这里可是京师,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开的多,扫盲开始的早,孩子上学的多,所以普遍接受教育的人就多,又不是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跟不上。
严禁分享直链或书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