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十一章 雪花一般的奏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鼓声在午门五凤楼上响起,悠悠荡荡,惊起一群鸽子在微青的天空中飞翔,只听到振翅声,看不到影子。
    吱嘎声响,
    左右掖门终于开了,锦衣卫开始验牌放人进去。
    勋贵外戚丶文武朝官分成两班,从金水桥向北走,一直走到皇极门丹墀前,隔着御道分成左右两班对站。
    皇极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是为「金台」。
    台阶左右是钟鼓司的乐队,殿陛门楯间列「大汉将军」,穿着全服铠甲。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员身后也各有校尉握刀站立。
    站立完毕,大汉将军在金水桥挥动长鞭。
    啪啪啪!
    三声清脆的净街鞭在空中炸响,仿佛直接抽进了众人的耳朵里。
    钟鼓司的乐手吹奏乐曲,煌煌洪武正音中,朱由校头戴白鹿皮丶黑纱覆裱丶前后各十二缝的皮弁,身穿绛纱袍和红裳,配玉佩丶大带和大绶,手持玉圭,缓缓走到金台御座上坐下。
    两位高大雄伟的内侍上前,一人执伞盖,遮于座上。
    另一人执武备杂二扇,立于座后正中。
    「武备杂二扇」是特殊的仪仗用品,由兵仗局制作。
    形状类似扇子,由一柄三刃组成,三刃平时被铁线圈住,外裹黄罗袱。
    说是防不虞,即用于防身,实际就是象徵皇帝的权威和安全。
    鸿胪寺唱赞官宏声唱,「入班!」
    文武两班并头进入御道,转身面向金台行一跪三叩头礼。
    行礼完毕,唱赞官喊:「起!」
    接下来才是正式早朝。
    司礼监一位内侍出列,端着一卷诏书,缓缓展开,大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万历四十八年,皇祖丶皇父相继宾天,天地同悲,山河素缟...
    朕以冲龄践位,司牧黎元,薄冰深渊...
    东北女真酋首奴儿哈赤,世受神庙先帝恩德,解衣推食,推心置腹...
    然奴儿哈赤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罔顾国丧,悍然兴兵。
    叛主谋逆,肆虐北鄙。荼毒千里,生民被戮。庐室荡空,流离乡邦。携挈老幼,十室九空。
    东北数千里疆土,乃祖宗筚路蓝缕,将士赴汤蹈火,方纳版图。
    一朝尽失,罪在朕躬!」
    皇帝真的下罪己诏了!
    不过这份罪己诏,听着怎麽有些不对劲。
    站在皇极门前的众文武朝官们心绪各异,静静地听着。
    「朕戒斋沐浴,诚心正意,跪奉先殿,谢罪祖宗。三日为期,负荆请罪。
    朕继祖宗基业,负荷维艰,怵惕为惧,靡敢怠荒...
    国丧叛逆,背弃厚恩,屠戮百姓,可谓丧心病狂。
    不宣而战,诈降赚城,疆土尽失,当是奇耻大辱!
    女真东虏,当为国贼!
    朕誓与国贼不同戴天,自当励精图治丶以血雪耻。
    不灭女真,不屠逆族,不平辽地,朕何颜见二祖列宗?
    ...」
    众臣骇然。
    皇上,你这是罪己诏,还是平辽檄文?
    不过很多臣子听完这番慷慨激昂的话,心里冷冷一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皇上还年轻,太冲动了,凡事容易上头。
    肯定是孙承宗这个老家伙,从山海关回京,面圣时说了什麽,结果把皇上挑拨得热血沸腾,然后咔咔地开朝会,当众宣读名为罪己诏,实为平辽檄文的诏书。
    没事,用不了多久,皇上就会过了这个劲。
    然后一切照旧。
    曲照唱,舞照跳,青楼勾栏继续逛!
    天色发青,朝阳还没升起,但是皇极门前的广场已经亮到可以看清众人的脸。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目光在下面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孙承宗等少数大臣神情激动。
    部分朝官若有所思。
    大部分朝官的脸上全是冷漠,仿佛那份罪己诏,就像是吹过的晨风,打个转,很快就消散不见。
    预料之中的事!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
    站在这里的人,各个顶尖聪慧。
    有的是从科试中搏杀出来;有的是勋贵世家,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少数出身微寒,那更是人尖中的人尖子,才能站在这里。
    他们不知道辽事崩坏的后果吗?
    知道!
    从此大明北疆再无宁日,漠南的蒙古人,东北的女真人,两把尖刀抵在大明的心脏上,中间只隔着薄薄的一层九边防线。
    然后大明朝廷需要不停地从各地搜刮钱粮,源源不断地往山海关丶往宣大丶往蓟州砸进去,原本不富裕的财政,雪山加霜。
    在许多文武官员心里,这反倒是一件好事。
    为什麽?
    女真蒙古寇边犯境暂且不说,就问你这麽多钱粮砸进来,大家能不能一起发财?
    靠山吃山,占辽吃辽。
    辽东崩坏,断了不少人的财路,正忧心忡忡,现在又多了一处宁锦山海关,好事!
    大家可以继续发财!
    朱由校冷笑了几声。
    发财!
    老子让你们各个都升棺发材!
    他挥了挥手,示意早朝继续下一个流程。
    刘良相上前一步,大声道:「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马上有官员咳嗽一声,跟同僚打好招呼,兄弟们,我第一个。
    然后出列到丹墀前跪下,大声念:「臣詹事府少詹事丶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广庸有本上奏。《谨请急修圣心以缓异灾疏》...」
    然后大声念了起来,意思是而今大明内忧外患,天地又有异象,不得了,所以请皇上多读圣人经义,深刻理解,最好做梦的时候都要背,然后以此为规范,急修圣心。
    圣心一成,这些异象灾祸自然就消弭...
    朱由校半懂半不懂,听了大概,很想问老夫子一句,要是朕苦修圣心,异灾却不消弭怎麽办?
    王广庸马上就在上疏里做了回答。
    异灾没有消弭,那就是皇上你的圣心还没有修到位,还需要继续加油。
    从每月三次经筵增加到每五日一次。
    要是还没消弭,那就每日一次。
    还没有消弭?
    那就每日三次经筵,跟吃饭一样。
    皇上加油,天下异灾消弭全靠你了!
    苦你一人,幸福全天下!
    朱由校听到这里,很想拿着手里的玉圭,对着王广庸那张一本正经的老脸,狠狠抽过去!
    这都什麽玩意!
    你们天天文恬武嬉,夜夜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却道貌岸然地要老子做苦行僧,一味地在经筵里苦读。
    对啊!
    你们这些老夫子也只会讲经,经筵越多,越体现出你们的价值。
    你们讲得好坏无所谓,反正出现天灾人祸就是老子没用心去学。
    想不到你们跟街边的算命先生,师出一脉啊!
    朱由校右手死死地捏着玉圭,差点把它捏碎。
    终于还是忍下,让王广庸王老夫子把念完的奏章交给内侍,安然地从丹墀前回到队列。
    接着又有官员陆续上前,大声念颂他们的得意之作。
    《恭请广开言路扬清激浊尽绝馈遗疏》,暗戳戳地说当今朝堂贤良被斥,言路闭塞,这绝对不行。内外动荡,边衅屡起,天灾人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要想四海宴清,必须把贤良召回朝堂,广开言路,让这些嘴炮畅所欲言。
    上疏里还说,要是女真酋首老奴,听到贤臣召回,众正盈朝,言路广开,扬清激浊,定会心生畏惧,然后感于仁德,于是上表纳降,为大明永镇辽东。
    好一个春秋笔法!
    不仅暗戳戳地踩了阉党,还含蓄地提出解决朝廷当前的燃眉之急,辽东崩坏的办法:裂土分封,把辽东赐给奴儿哈赤,再多给钱帛女子,加以笼络,让他感受到大明的高恩厚德,自然就会臣服,不再犯境...
    这脑洞开的,直接冲破天际!
    朱由校真的很想冲下丹墀,把自己四十一码的黑舄木制鞋底,狠狠地印着这位正人君子的脸上。
    麻蛋,继续忍!
    《请诛杀阉贼远妇寺近贤良疏》,这位官员的上疏让朱由校刮目相看。
    别的不说,至少有勇气喊出诛杀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口号。
    朱由校戏谑地看了一眼站在御座右下方的魏忠贤。
    他身穿飞鱼服,垂手低头。
    接下来的《请蠲免江南酒茶榷钞杂税以缓百姓困苦疏》,在朱由校心里再一次刷新了文官们的无耻程度。
    加征辽饷,你们这些缙绅世家,有出一文铜钱吗?
    还不是全部摊派在平民百姓头上!
    而且是朝廷收一两银子,你们上下其手,敢收五十两!
    现在一转背说自己多麽委屈,为辽事出了多大的力,现在已经穷到吃不起单头鲍,更纳不起第二十四房小妾了。
    要求朝廷把酒茶榷税减免!
    朝廷一年收了你们多少酒茶榷钞杂税?
    有没有十万两?
    你们居然连这点税都要减免!
    人怎麽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接下来官员们的奏章一封接着一封,如雪花一般向丹墀飘来,不到半个时辰,厚厚的一叠,足足五六十封。
    其中有大约二十封是要求诛杀阉党,广开言路,中间还混着七八封嘴里喊着打杀阉党,同时说阉贼党羽在地方鱼肉百姓,要求优免...
    其馀三四十封都是如《谨请急修圣心以缓异灾疏》这样的奏章。
    朱由校随手拿了两封,起身从丹墀上慢慢走下来,众臣纷纷举目看着他,心思各异,猜测不一。
    这位文盲天子,想干什麽?
    这些奏章,他看得懂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人族镇守使 带球跑五年,绝嗣总裁失控吻 是你们要解除匹配,现在又跪什么 禁咒师短命?我拥有不死之身 诸神乐园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恶雌娇软:深陷五个兽夫修罗场 救下校花妈妈后,我混进富婆圈! 大漠劫火 半岛之我真是顶流 谍战:我是螺丝刀,卧底76号 出狱后,真少爷他医武通神 长生:筑基成功后,外挂才开启 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 我真不想修仙啊! 我讲烛影斧声,赵光义你哭什么?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穿书,开局胡同霸凌女主!? 白眼狼跪求相认?马老太已嫁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