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秋天的天一天天端起来,很快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便已经是夜色深沉。
此时,上官府邸内却弥漫着一种凝重。
上官彦守在女儿闺房外的花厅,脸色稍微好了一些。
上官冬灵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重病在身,尤其是女儿和亡妻长得很像,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照顾亡妻时的日子。
那可是一段铭心刻骨的疼痛,以至于现在他除了两个侍妾之外,都没有正式续弦。
现在,听着那朗朗的诵经声,上官彦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一丝、
他看向窗外院子里那个盘膝端坐、在清冷月光下低声诵经的灰衣身影,眼中不由得挂上了一丝感激之色。
当然,这也就到头了。
毕竟这年头最会演戏的都是官场众人,能然上官彦眼中挂色,了尘已经很了不起了。
或者说张永春的蒙人功夫很了不起了。
揉了揉眼,他低声问身旁同样熬红了眼的管家:
“这位法师可曾有言,不知何时方能做完疗愈?”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位禅师到这里之后,又不诊脉,又不问切,只是一味的念经,但是自己女儿确实是好了。
相比之下,他就算当场大方情怀开始打胶,上官彦也会允许。
毕竟华夏古代,山医命相卜五者不分家,玄门中人会看病也不奇怪。
而一旁的管家也恭敬回道:
“回老爷,了尘法师说需要诵经一夜,从刚才准备开始时,直至此刻也未曾停歇片刻,更不曾合眼。
此刻仍在院中。”
上官彦动容,朗声叹道:
“慈悲心肠,精诚若此!
这位禅师真乃得道高僧!
快请法师进来歇息,容我当面致谢!”
管家面色陡然一变,赶紧躬身道:
“老爷不可!
法师方才说了,功夫不到不行,他需诵经至天明,方能彻底祛除小姐身上病邪之气,护佑周全。”
上官彦闻言又是摇了摇头,你看看人家!
都是和尚,怎么人和人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平时他也没少去相国寺给亡妻上香,结果那帮和尚一个个就跟急着从你兜里骗钱一样。
以前好歹还给念念往生咒意思意思,结果随着日子增多,到现在连往生咒都不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把钱拿走了。
和人家比起来,你看这位高僧多敬业啊!
“既然如此,那就莫要打扰大师清修。”
“是。”
管家应下,心中对那位沉默寡言、却行动间透着坚毅与慈悲的和尚更是敬重万分。
能让老爷让步的人可不多啊。
望着打了个哈欠的上官彦,周管家赶紧恭敬道:
“老爷,您也累了一夜,这眼看天就快亮了,您快去歇息片刻吧,明日还要去户部当值。”
上官彦这一顿折腾心力交瘁的,也确实疲惫不堪。
有过经历的都知道,心里要是有事的时候,多累的活你都能扛下来,因为你睡不着。
可是一旦这事情要是放松了,你就会觉得特别的累。
因此,上官彦点点头:
“也好,你去寻人来,在就在这花厅偏房给我铺个卧榻之处吧。”
上官府是二进的宅子,内外晚上都要有佣人居住的地方,防备贼人,提防走水。
这花厅里也自然是有床的。
但是管家听见这话还是一愣,赶紧急切道:
“老爷,这是下人们值夜歇脚的地方,简陋得很,您……”
“无妨!”上官彦打断他,皱眉起来。
“昔日我求学之时,破庙野店也没少睡,怎么如今做了官就不行了么!
离灵儿近些,我心里踏实。
快去准备,无需多言。
另外……”
说到这,他语气便郑重的吩咐起来。
“你且吩咐下去,立刻让厨下准备最上等的素斋!
务必洁净,忌五荤三厌!
天一亮,禅师经一停,赶紧送去与禅师过口。
这是给禅师的早膳,半点马虎不得!”
“老奴明白!”
管家不敢怠慢,立刻去安排。
他来到厨房,将尚在睡眼惺忪的顶板厨子唤起,郑重交代:
“快!打起精神来,而今府里请来了法力通神的大禅师,为小姐驱邪治病,如今小姐已然大好!
因此老爷有严令,要准备最精心、最干净的素斋招待禅师!
记住,不能沾一点荤腥!
米要用新米,菜要选最鲜嫩的时蔬,汤要清亮,点心要精致!
若有半点差池,唯你是问!”
厨子不知道神僧是啥人,但是他知道这是老爷吩咐下来的命令,赶被吓得睡意全无,连连保证。
“管家爷爷放心,俺这边安排,定然干净,不让禅师吃到一点荤腥。”
“如此便好。”
管家点点头,这边安排完厨房,他又匆匆回到内宅。
一进到内宅,只见张永春正独自坐在回廊的石凳上,闭目养神,三斤半跟个石头桩子一样侍立一旁。
管家连忙上前,恭敬行礼:
“张虞候,您辛苦了!
禅师还在静坐?”
张永春闻言睁开眼,微笑道:
“大师行功未毕,我也自当陪伴,只是不知管家何事?”
管家凑近些,压低声音问道:
“虞候,小人斗胆请教,这位神僧高名大德?
在哪座宝刹清修?
此番大恩,上官府上下铭感五内,俺日后也好常去供奉香火,为大师祈福。”
好啊,可算上套了。
心里一喜,张永春面上神色一正,拿出当年签合同时的语气,带着敬重:
“大师法号了尘,乃陈州般若院之僧。
然般若院虽非名山大刹,但大师悲天悯人,德行高远。
今岁陈州大灾,官府赈济不力,百姓流离,饥寒交迫。
大师不忍见黎民涂炭,竟毅然将庙中田产尽数发卖,广开山门,收容灾民,施粥舍药。
奈何灾民汹涌,最终庙产散尽,僧众离散,连千年古刹也……”
说到这,张永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唉,可惜寺庙毁于一旦。大师心系苍生,遂离了故地。
这一路行医化缘,欲积攒资财,重振般若院,再续佛门慈悲之灯。”
他这番话因为半真半假的,所以说得情真意切,将一个舍己为人的高僧形象勾勒得无比清晰。
管家听得肃然起敬,眼圈都有些发红。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困得。
“原来如此!了尘大师真是活菩萨转世啊!”
当管家的人平日里见得人形形色色,他看见那不正经的和尚多了,今日里一见到这正经的和尚,顿时觉得他务必高大。
先贤郭圣有言。
全靠同行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