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66章迎难而上
能得到什麽?
这个问题问得好。
与深圳蛇口工业区合作,可以得到这个时代国内最优惠的政策丶大量优质且廉价的劳动力丶便捷的交通地理优势丶进入国内市场的机会。
东北呢?
先说政策,抱歉,这个确实没有。
蛇口试验田才刚开张没几天,出口特区的概念提出将近一年了,也还没有正式出台,当前最好的政策,也无非是广东和福建拿到的一份可以「便宜行事」的文件,嗯,就是广州拿来给白天鹅宾馆立项的那个。
其他地方想要拿出针对外资的优惠条件,估计还得等上好几年。
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东北地区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是在1984年,香港晨曦贸易公司,与哈尔滨国际饭店合作开办的「国晨食品公司」。
第一家外资企业,则是1987年6月,瑞士雀巢公司在华开设第一家工厂,地点则是在当时还归属于「松花江地区行署」的双城县。
在这方面,不说与沿海相比,就连内地不少省份,也比东北地区早得多,大部分在81年左右,就有了实际案例。
再说劳动力,还是抱歉。
这里是东北!全国最主要的工业中心,在这里,东北以占全国9%的人口比例,提供了接近20%的工业产值丶以及18%左右的GDP。
咱东北人谁不以进厂为荣?
合资?外资?
你让他去给资本家打工,信不信他给你两个大嘴巴子。
所以,大量的优质廉价劳动力?想都不要想!
或者等90年代再去想想吧。
至于交通优势。
别说,有个大连港还针不戳。
另外大地震之前,还有个唐山港也挺繁荣的,就是现在还没恢复过来。
可是有港口也没用,因为这里没有直通美国的航线啊。
想要把产品运出去,还得先用小货轮运到香港,再从香港的国际码头转乘远洋货轮送走。
路途远丶航期长,哪里比得上紧挨着香港的蛇口港?
哪哪儿都不占优势,这还怎麽谈?
领导也清楚自身的情况,要不怎麽说人家是领导呢,既然这些不好谈,那就谈谈可以谈的内容嘛。
「我们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都具有非常完善的产业基础,有技术丶有设备丶有成熟的工人。
如果贵方能与我们合作,比如说,将产品交给我们来加工,无论是服装丶电视,又或者其他方面的产品,我们都可以提供。」
周亚丽眉角轻扬,问道,「这里还有电视机厂?」
别看东北的工业很厉害,但说到无线电技术,还是以上海丶京城丶天津丶南京这些地方更胜一筹,就连广州的也不差,可东北这边的电视机?
她还真没听说过,有什麽比较知名的大牌子吗?
领导则笑了笑,很坦然地说道,「其实做电视机也并不复杂,本地就有无线电厂,买齐相关配件之后,就能组装电视机。」
周亚丽眉头微皱,正要说话。
这时陈凡忽然乾咳一声,对着领导笑道,「那什麽,这个情况呢,我也知道一点。」
迎着众人的目光,陈凡笑着说道,「我有个读者就是渖阳某无线电厂的职工子弟,他给我写的信里,说了不少厂里的事,所以我也就了解了一些。」
听到这话,领导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他还想吹几句,这下倒好,竟然有人提前泄了密,这还怎麽吹?
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陈凡打了个哈哈,转头看着周亚丽,小声说道,「大概情况就是,这家无线电厂,以前是造收音机和电台的,完了从去年开始,在天津丶上海丶南京等地,想办法买到全套的电视机零配件,也没有生产线,就是一个装配车间,主要生产黑白电视机。」
这个真不是他乱说。
他的读者遍布全国,而这年头的读者呢,除了跟作者讨论剧情丶抒发感想之外,也会聊一聊自己和身边的情况。
作为「以厂为家」的工厂子弟,九成九的人都会炫耀一下自家的单位。比如食品厂的,就会给喜爱的作者寄点小零食,肥皂厂的,表示您家一年的洗衣皂他都包了。
纺织厂的寄点布头丶手绢,收音机厂的寄台小型半导体收音机,也不是没有。
若是无线电厂的,吹完之后,顺便再说两句,「我们厂马上就要生产电视机了,改天给您寄一台」,这种真不算离谱。
毕竟也没真寄。
不过倒是有利于陈凡了解天南地北的单位生产情况。
这些内容有时候也可以作为创作素材,……难怪这年头的作者都还看读者来信,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从里面找灵感。
不过,陈作家的消息很是吓了周亚丽一跳。
「没有生产线?」
周亚丽顿时惊了,「那产品标准丶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都怎麽保证?」
陈凡乾咳两声,手捂着嘴巴,用微不可察的声音说道,「随缘。」
周亚丽眼睛狂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麽话。
陈凡看了一眼脸色略显尴尬的领导,又嘀咕了两个字,「人情呐姐姐。」
周亚丽当即深吸一口气,努力挤出一张笑脸,从嘴边蹦出两个字,「懂了。」
随后对着领导扬起笑脸,恢复成正常说话的音量,说道,「那什麽,领导,您继续。呃,这个电视项目就挺好,另外还有啥项目来着?」
刚才是自己迷糊了,这不是正经的商业谈判,而是还人情的好时候,哪能要这要那的?
其中这种事也挺正常的,在美国也一样,只不过是另外一种说法,比如慈善款丶献金啥的。
他们给你一点帮助,你还他们一点小小的心意。
虽然性质不一样,但对商家来说,结果只有一个。
该出血的出血,该低头的低头,站直了赚钱的那都是顶层家族,没到那一步的,该认还是得认。
何况现在只是撒点币而已,又没让弯腰磕头,都不叫事儿!
领导也不知道陈凡跟周亚丽说了啥,只看见刚才还满脸严肃的周女士,忽然就换上一张笑脸,不仅说电视项目好,还主动询问其他项目,就有点懵。
不过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点小场面不算啥,他很快就回过神来,若无其事地介绍相关项目。
其实还是老调重弹。
首先要排除掉重工业,他倒是想挣个「出口大型机械」的帽子,可人家外方公司就没这方面的业务,总不能硬塞吧。
所以能聊的无非就是刚才说过的那些,什麽农副食品丶纺织皮革丶饮料酒水丶日用化学丶文体教育丶家具家电等等。
合作方式也还是老一套。
等他说完,周亚丽沉吟两秒,说道,「领导,恕我直言,您刚才提的这些方案,与深圳那边的『三来一补』非常相似。」
领导眨眨眼,微笑着没有说话。
本来就是照搬的嘛,能不相似麽。
别说,三来一补真是个好东西,中方提供厂房丶设备和劳动力,外方提供原材料和样品,用劳动和生产资料换取外资,比单纯的货物贸易更具有延展性,还不用耗费自己的物料。
就是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答应?
此时周亚丽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的三来一补,又何必跟这边合作呢?
直接在深圳自己办厂不香吗?
她在想,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或者说,是更直接的方式,既可以还掉人情,又不至于亏损太多?
若是能够再赚一点,那就更好了。
沉吟片刻后,周亚丽抬起头,笑着说道,「领导,我有个提议,您看看是否合适。」
领导当即做了个手势,「请讲。」
周亚丽笑道,「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和美国已经达成协议,计划开通中美直航飞机航线,而且计划在5月1日进行首次试航。
为此,京城的民航局正在与多方进行谈判,谋求成立一家符合国际航空公司标准的航空食品站,为国际航线提供飞机餐。
如果这个项目成立的话,将非常有可能丶成为国内的第一家合资公司。」
听到这话,陈凡忍不住瞟了她一眼,这是打算抢她老爹「第二家」合资企业名头的节奏?
果然,只听见周亚丽继续说道,「我有个提议,如果京城航空食品公司顺利成立的话,我们不妨以其为参考,也在这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
我们可以提供资金丶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贵方则以厂房和工人作为资本入股。
不知领导意下如何?」
领导认真听她说完,不禁眉头紧皱,沉思不语。
对于这个提议,他是真的有些心动,可顾虑也非常多。
如果只是资金和技术进来,他的顾虑还少一些,但「先进的管理」?
别是资本主义血汗工厂那一套吧?
但是,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做成,在利用外资方面,尤其是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可就值得大书特书了。
周亚丽见领导不说话,便笑了笑,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提议。是否合适,还需要更详细的沟通。
就算最后没能成功合资,也没有关系,之前我父亲承诺过,要在这里投资两千万美元,这个承诺永远有效。
哪怕不能合作办厂,我们也可以通过货物贸易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承诺。」
两千万美元的采购额,就算天大的人情也够还清了吧?!
再说了,东北的好东西可不少,尤其是长白山的山货,当年可是周家得以发家致富的法宝,什麽东西好丶什麽东西畅销,周家的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
若是能利用好这个机会,与当地达成相关货物的采购协议,……到底是还人情丶还是大赚一笔,可真不好说!
周亚丽的那点小心思,陈凡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在心里感叹,别看她平时疯疯癫癫,大户人家十几年的精英教育,还真不是白给的。
关键时刻,还没忘了挣钱。
对面领导对周亚丽的话也很满意,当即昂起头笑道,「周女士的拳拳报国之心,我们完全能感受到,对于你提出组建合资公司的建议,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向相关领导认真汇报,但凡有一丝可能,我都会全力促成。」
商业谈判从来没有一场谈定的,今天能谈到这里,可以说取得非常大的进展。
最起码昨天周正东的承诺,在周亚丽这里化成了几项具有可行性的路线图,只等省里确定采取哪条路线,便可以进行接下来的细节谈判。
不过那时候,出面谈判的就不是周亚丽和他了,而是下面具体做事的人。
若是远在天边丶正在为筹备酒店而奔波的叶语风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找个角落蹲下来画圈圈。
……
叫上周正东和赵婉茹,就在宾馆里面,找了个包厢,点了一桌辽菜。
这里的辽菜非常正宗,后来也是渖阳地区仅存的辽菜老字号之一,来了这里,不能不尝一尝辽菜。
辽菜汲取了宫廷菜丶鲁菜等菜系的传统技艺精华,同时融合了汉丶满丶蒙丶朝等民族菜的特点,利用东北地区特产的食材优势,具有菜品丰富丶季节分明丶口味浓郁丶讲究造型等特点。
周亚丽抱着饭碗,咬了一口葱烧辽参,三两口吞下肚,头也不抬地说道,「老弟,你觉得合资的希望大不大?」
听到这话,周正东扭头看了看两人,好奇地问道,「怎麽,你们还提了合资?」
陈凡指了指周亚丽,「她提的,谈的时候我声都没吭。」
随后对着周亚丽说道,「如果你放弃介入管理,那合资的希望是百分之九十,否则的话,只有百分之十的希望能办成。」
周亚丽愣了愣,转头看向他,「为什麽?」
陈凡笑了笑,却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姜甜甜,笑着问道,「你能说说?」
姜甜甜一直在注意他们的谈话,见陈凡要考验自己,赶紧拿起餐巾擦了擦嘴,抬起头说道,「因为我们很多工人同志习惯了做主人翁,把工厂当家看,如果忽然让一个资本家过来管理他们,他们是不会服气的。」
周亚丽瞪大眼睛,「既然是当家看,那当然要希望家越来越好啊,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难道不好吗?我怎麽没觉得有什麽矛盾呢?他们为什麽不服气?」
陈凡见姜甜甜有些欲言又止,便转头看着周亚丽,问道,「我问你,你在公司是什麽样子,在家里又是什麽样子?」
周亚丽立刻说道,「我在公司当然是……」
才刚开了个头,她便明白陈凡这句话的意思,不禁瞪大眼睛,「原来把工厂当家看,是这个意思啊?」
她虽然经常来国内,可都是跟陈凡和姜丽丽她们混在一起,从来没了解过任何一家工厂里面的实际情况,此时听来,不禁感觉很不可思议。
工人在厂里可以像在家里一样随便的吗?
当然,这麽说肯定有些夸张,而且也不是所有工厂都一样,最起码必要的生产任务还是一定要完成。只不过在生产任务之外,很多东西就不好说了。
陈凡耸耸肩,夹起姜丽丽放他碗里的菜,哼哼两声,说道,「就是这麽个意思,他们才是家里的主人,凭什麽接受你给他们头上按个爹?」
周亚丽不禁有些泄气,「这麽说,合资没希望了?」
陈凡看了看她,再看看另一边的周正东,没有说话,只是使了个眼神,你来还是我来?
周正东微微一笑,立刻给老婆夹了一块爱的小鸡腿。
陈凡瞬间了然,转头对着周亚丽说道,「之前怎麽说的?商场如战场,怎麽能有困难就退了呢?你觉得正在谈判中的京航食品厂,外资方会放弃管理权吗?
如果他们放弃了管理权,还怎麽保证食品质量?最后这个项目不等于废了?」
周亚丽看着他,眼里所有所思,「所以,你是让我迎难而上?」
陈凡点点头,「正好让你见识见识,管理一家公司,会遇到哪些离谱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