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起初时,一件件国事被提出,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朱祁钰每一件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渐渐地,事情变得愈发重要,朱祁钰也开始遇到一些难以立刻决断的问题,需要下朝后再征求文武大臣的意见才能做出决策。
时间流逝,早朝即将结束。
朱祁钰腰杆笔直,目光注视着下面的文武百官。
伺候在一旁的太监成敬,一言不发。
“为什么还不结束?”
有文武官员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
王直低垂的目光抬起,心中升起一阵不祥的预感。
朱祁钰终于缓缓开口……
和聪明人说话有什么好处?
你刚把屁股撅起来,对方就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朱祁钰只用两三句话,简单说明了农庄法,并表示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逐步实施农庄法。
顿时,整个奉天殿似乎要沸腾了!
文武百官一片哗动!
武将们还算镇定,其中不少人在上朝之前就已经提前得知了这件事。
心里有准备,自然能够冷静应对。
文臣方面,情形却截然相反。
除了一开始王直作为文官首领接受了于谦的沟通,于谦略微透露了些口风,让他心中有些预感外,其他的文官们可都没有提前收到任何通知。
在皇帝正式宣布之前,他们真的是一无所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陛下!”
在一次朝会上,一位老臣因对新政策表示强烈反对,激动地伏地痛哭,称此举将危害国家根基。尽管皇帝耐心倾听,仍有数位大臣相继发言,各抒己见,争论十分激烈。有人引用经典论证其合理性,也有人列举历史案例警示风险。整个殿堂气氛紧张,但秩序尚存。皇帝始终保持冷静,最终宣布暂时搁置争议,要求群臣进一步商议。众臣虽仍有异议,但在皇威震慑下逐渐散去,留下几名官员继续讨论细节。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大殿之上,请保持安静!”
“你们多次违背规矩,甚至口出不敬之言。”
“难道你们是想逼朕退位吗?”
此段内容去除了不当内容,仅保留了合理的情节发展。建议讨论时聚焦于正面主题,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
而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武器——专业而忠诚的锦衣卫!
没有人愿意尝试锦衣卫的刀剑和自己的脖子,哪一个更加坚韧。
朱祁钰环顾全场,见众人安静下来,冷笑着说道:
“朕已经反复强调过。”
“有道理,你们可以表达观点,即便是刺耳之言,我们也能共同探讨。”
“朕深知忠言逆耳的道理,无需你们提醒。”
“但像这种行为!”
“朕劝告诸位,还是好好衡量一下自己脖子上的脑袋,是否真的值得冒险一试!”
朱祁钰这一开口,话语极为尖锐。
几乎直接给的罪名扣到了大臣们的头上。
如果是朱祁镇说出这样的话,下面的大臣很可能会直接冲上王座,用鞋底拍打他的脸,让他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但由朱祁钰说出来,效果截然不同。
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在地!
寂静无声,大气不敢出!
皇威浩荡,弥漫于奉天殿之中。
面对掌握军权、实力强大的皇帝,没有一个大臣能够挺直腰杆!
看到他们跪得如此迅速,朱祁钰冷哼一声,并不想真正施以重刑。
土木堡之变让大明失去了太多优秀人才,数十位文武大臣皆为精英中的精英,是大明数代人积累下来的根基。
失去这些根基后,大明顿时显得青黄不接,不说别的,看看勋贵集团的领头人物,张輗、张軏,就知道他们的水平如何。
一个是毫无值得一提战功之人,另一个虽然有些许战功,但也属平庸之辈,说难听点,所谓的功劳不过是他大哥英国公的余荫罢了。
这样的人物居然成了勋贵集团的领头人,由此可见,大明当前局势多么严峻,人才断层现象多么严重。
朱祁钰很想彻底清洗朝廷,却又不得不考虑撤换某些不顺眼之人后,能否找到合适的人选顶替他们。
所以他只能高举轻放。
他冷冷地看着满朝文武,叹息一声:
“好了,都别跪在地上了。”
“朕说过,我大明不提倡跪拜,不要没事就跪下。”
“男儿膝下有黄金,岂能随意屈膝?”
听到皇帝语气转柔,文臣武将才松了一口气。
经过数月的相处与磨合,他们对当今天子的手段深有体会。如今突然被安上如此重大的罪名,众人难免心生担忧,害怕皇帝会借此机会再度大开杀戒,在奉天殿掀起腥风血雨,对反对势力进行大规模清洗。
面对皇帝如此强硬的态度,武将们选择了沉默。锦衣卫显然站在皇帝一方,而太监们的权力同样来源于皇帝。文官集团能够依赖的力量仅剩下缙绅阶层和勋贵家族,然而这两股力量此刻都已十分衰弱,根本无法对抗皇帝。
在此情形下,文官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一结果。否则又能怎样呢?如果他们拒绝,朱祁钰真的可能……
农庄法的推行就此敲定。
此时,卢忠走上前,高声奏报:“陛下,臣近日离京追捕王恭厂刺杀案的幕后主谋之一谭修,现已成功将其擒获。”
“截至目前,王恭厂刺杀案的所有幕后策划者,要么已被处死,要么被捕入狱,无一漏网!”
朱祁钰闻言双目一亮,刺杀事件才过去多久?锦衣卫竟已将所有嫌疑人悉数抓捕归案,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旁边的官员们心中却泛起阵阵寒意。回想当年时期,锦衣卫远不及今日这般强大,当今陛下确实将这支力量锻造得极为锋利且明亮。
短短时间内,便将王恭厂刺杀案调查得清清楚楚,并将所有嫌疑人一一缉拿归案,即将结案。这般效率实在让人不寒而栗,许多人心中暗自冒汗。毕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行为是否干净,一旦被锦衣卫盯上……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皇帝震慑百官的重要工具,卢忠掌管下的锦衣卫在威吓方面表现出色!
“很好!非常好!”朱祁钰对卢忠的工作表示肯定,随后问道:“这些犯人,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置?”
满朝文武彼此对视,愿意对此发表意见者寥寥无几,多数人保持沉默。他们此刻正忙于考虑农庄法相关事宜。只有牵涉到自身利益时,他们才会关注此类问题。至于其他琐事,则交给高层自行决定即可。
王直见状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认为谋害君王乃是大罪,单凭普通刑罚难以平息民愤。”
“此案件的幕后主谋应遭受极刑,协助者则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理,严重者可活剐,较轻者则斩首或流放。”
“主使者及其家属,或充军,或流放,或处决,所有家产一律充公。”
朱祁钰眉头微蹙,这样的刑罚是否过于严苛?
在他看来,那些人图害自己,威胁到了大明千万百姓的安全,的确罪无可赦,必须予以重罚。但即便如此,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斩首而已,像什么千刀万剐、株连九族之类的举措,未免有些太过分了吧?
朱祁钰正要开口说话,于谦看出陛下面色不对,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认为王大人所言甚是妥当。”
“谋害天子,危害百姓,如此重罪,若不施以极刑,恐怕民心将动摇不安,导致不安。”
“一时的仁慈,反会留下无穷隐患,唯有严惩,才能达到震慑四方的效果!”
朱祁钰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仔细思索后,发觉果然如此。
倘若自己对这类事情都能宽容对待,别人或许会以为他好欺。
身为皇帝,必须要有坚如磐石的决心,怎能让他人说自己软弱可欺?
一旦表现出畏惧,不知有多少人会寻找借口挑衅。到那时再想树立威信,便非易事。
必须以血腥手段立威,让人头落地。
倒不如现在就采取严厉的惩罚。
从长远来看,此举利大于弊。
“既然如此。”朱祁钰点头同意,最终确定了这些人的命运。
“就照王大人所说的办理。”
说到这里,朱祁钰的目光转向文武百官中边缘处的两位太医。
尽管太医官职不高,但也有品级,有权进入奉天殿。
“对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不妨请些技艺精湛的师傅来主持手术,太医院要到场观摩,将每个细节都记录、描绘下来,编入医书。”
两位太医愣住了,没料到自己也会被卷入其中,急忙上前跪拜道:“遵旨。”
众人内心复杂,又略感兴奋。
正如皇帝所言,这样的机会能很好地观察人体结构,实属罕见。
毕竟在大明,死者的尊严至高无上,被活活泡死装进猪笼之事绝不可能!即便是太医,也概莫能外!
决定了重刑犯的处理方式后,卢忠低头行礼,返回自己的位置,回到熟悉的角落。
见好就收,不争锋头,这是每位锦衣卫指挥使的必修课。如果没有这点眼力劲儿,早晚会被打得遍体鳞伤。
随后的早朝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文武大臣互相注视着对方,无人敢率先发言。
见状,成敬上前一步,高声说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听到这话,一名御史站出,清了清嗓子,俯身道:“陛下,臣有事奏报。”
“宁阳侯陈懋……”
朱祁钰还未听完这位御史的话,便挥手打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