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八百九十七章利益纠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再说,万一真在奉天殿里发起病来,抽筋抖腿、屎尿横流,那也太不成体统了。
    朱祁钰让兴安带他去见朱祁镇,一看那副样子,满脸凶恶,让人看着心里就不舒服。
    可现在,总算一切都结束了。
    “到最后,还是被你骗过了。”
    朱祁钰嘟囔着说,接着就出了停尸房,上了马车,返回了自己的王府。
    钱皇后在坤宁宫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默默地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奇怪的是,她居然流不出半点泪水。
    她在心里想,自己快要跟着走,哭也改变不了什么。
    没过多久,她听见宫女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心里起疑,于是吩咐身边的宫女小翠去打探消息。
    小翠出去转了一圈,急冲冲跑了回来,脸上难掩喜色,可是一见到皇后,赶紧装作严肃起来。
    “出什么事了?”钱皇后皱着眉问。
    小翠低头回答:“皇后娘娘,传话说当今圣上觉得殉葬这件事并不合古礼,实在太残忍,太不合情理了,所以打算取消这项规矩。”
    “说清楚点,是不是只是妃子免死,还是一后宫的人都免了?”
    钱皇后睁大了眼,尽量压住内心的震动追问道。
    “是所有的人都免了,连皇后娘娘都不用殉葬。”
    小翠当然开心,毕竟她原本也在陪葬的人选里,如今逃过一劫,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她高兴的事呢?
    只看钱皇后坐在床上,身体顿时轻松了不少,嘴边泛起一抹苦笑,喃喃自语:“这么做的人,不会是夷王,也不可能出自夷王的手笔。”
    而在慈宁宫,孙太后听到夷王已死的消息,神色平静,至少表面如此。
    但当得知废除了殉葬旧规后,她还是不由得对那位年轻皇帝多了一丝佩服。
    “这位皇上倒也豁达,他大可以借殉葬这事除掉不少人,可他没这么干。”
    如果换成她自己当权,只怕正会趁机把这些不稳定的人一网打尽。
    再说了,夷王去世得莫名其妙,让这次争斗也没了多少意义。至于她的孙子朱见深,只是一名普通的庶长子,仍然在皇帝掌控之中。
    而且,她连孙子的面都见不着,整座慈宁宫基本被盯着,宫里谁不明白,她这个太后实际上已经软禁了起来?
    孙太后长长叹了口气,躺回到自己的床上。
    这殉葬制度,与其说是规定,不如说是君王铲除人的工具罢了。
    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固定流程,结果闹得宫中人人自危。
    按照旧例,级别高的嫔妃本不应陪葬,可在仁宗的时候,宠妃郭贵妃就被殉了。再说,有皇子的嫔妃也应该免除一死,但郭贵妃自己亲生三个皇子,到最后还是难逃这一命。
    在这种情形下,宫里的哪个嫔妃、哪个奴婢不是整日忧心忡忡,如履薄冰?
    只是,这些殉葬的事,说到底和寻常老百姓并没多大关系。
    其实那不过是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手段而已。
    对朱祁钰来说,现在更让他头疼的是——活人总要吃饭,这些都是要国库来负担的开销。
    于是,退朝之后,陈循专程前往郕王府拜访。
    废除殉葬哪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它和那些藩王的问题一样,时间一久,就成了一块侵蚀财政的毒瘤。
    尚书大人亲自来找皇上,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一个“钱”字。
    “陈卿啊,陈尚书,我知道你急,别急着开口。”
    朱祁钰一边说着,一边抬手示意陈循坐下,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就先让他坐下。
    “上茶。”
    两人一时都没说话,就坐着等茶。反正事情迟早要谈,也不急在这一时。
    茶很快上来了,温度刚好,喝下去暖在喉头,也渐渐暖了全身。
    “陛下,废除殉葬是件仁义之事,可那几十个王爷家里留下来的女人仆从,皇上可有安排?”
    陈循心里挂念的是这些人的生计——他们总要活下去,吃饭、过日子都不能少开销。
    朱祁钰轻啜一口茶,不小心含了茶叶进去,悄悄吐了出来,慢慢悠悠地开口:“朕之前就提过下西洋的事,你也听过。那些海外运来的货,朝廷不愁卖不出去,老百姓是愿意买的。”
    陈循听了眉头一皱:“道理没错,可要把洋货运回来换成粮食布匹,并不容易在市场上流通。”
    “眼下是难,不代表以后难。南方的局势为何动荡?其实还是利益怎么分配的问题。朝廷不该强行夺取,而应是把这块饼做得更大。”
    朱祁钰边说边敲了敲桌子:“要把洋货换回来,关键还是税收问题,用老的办法肯定行不通了。往后军方也不能插手经商的事了。”
    这事儿并不好办。现在商业管理混乱,没有成体系的制度,也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机制,稍有不慎,就容易陷入利益纠葛。
    陈循听后也点点头,太了解商贾那些人的套路了,眼里只认利益,什么门路都钻得进去。正因如此,历朝才会重农抑商。
    那么大明真正的钱从哪来?
    根本还是在田野之间,在千千万万种地为生的农民手中,而能掌控这份资源的是地方的地主们。
    “这件事要动,就要从你户部着手。朕不是让你提问题的,是需要你拿方案来。”
    话说到这里,朱祁钰就没再多讲,只端起茶慢慢啜饮,给陈循留了些思索的空间。
    人总是习惯于稳定。现在要是打开商业的大门,影响的将是一层层的结构,并非几道命令就能定下来的。眼光不仅要看眼前,还得考虑将来该怎么做。
    过了好一会,陈循才理清头绪,终于开口说道:
    “陛下,这事儿牵连甚广,以臣一人之力实在担当不起,还需召集重臣商议决定才为妥当。”
    朱祁钰听了也不生气,反而一笑。
    利益总有碰撞,这是无法避免的。正因如此,朕才打算从海外贸易这件事上着手准备,给陈卿充分的时间来布局谋划。朝堂之上的公开商议是必须的,只不过到了那时候,你能不能顶住四面八方的压力,能不能稳住、顶过去才算真正的成功。
    他没有幻想过凭借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就能彻底扭转群臣观点,更没指望雷霆之策砍掉几个替罪羔羊就能解决问题。不论是海外的货物,还是其他好处,倘若普通百姓买不起、用不上,那说的再热闹也只是空谈。
    提到百姓,现在天下的读书人到底有多少呢?
    这个数字没法准确统计。到清朝末年的时候,不识字的人口已经超过九成。
    再往前回到大明——洪武二十六年统计人口超过六千万。
    但几十年下来,经历了数不清的案件动荡、靖难之役战火、数次北伐征战,直到正统十三年重新统计,全国人口反倒只剩下五千三百多万。
    哪怕粗略估计,按那时文盲最少也有八成计算,也有上百万有文化的人了。
    这上百万读书中,出身贵族的,寒门起步的占了大多数。
    他们一离开了祖辈的家乡到京城来求仕途,往往会因为异乡偶遇相识,慢慢和同乡之间联系频繁。渐渐的,联络网从一个乡扩展到一座城,再扩到更大的州郡,最后逐步形成稳定的群体圈,慢慢演变成了小圈子团体。
    这种圈子从京城铺展开来,蔓延向各地,互相交错往来,慢慢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利益集团。
    读书人目的清晰,那就是为了科举应试、考取功名;正因如此,朝堂成为他们争逐和汇聚的主战场。
    而这些派别也不是统一铁板,他们在相互的利益关系之间组成临时同盟;这样的合作不只局限于朝廷之上,在私交层面也有所体现——例如婚嫁,也变成了利益纽带的外在体现。
    朱祁钰盯着桌上写下的“士、农、工、商”四个字沉思着。
    重农抑商也有其道理可言。若商业开放过猛,很容易冲击农业生产这一立国之本。
    “生产能力,官府的治理手段,还有户籍制度......”
    这些难题,一个一个地都十分难缠,他嘴里喃喃自语地反复思忖着。要推动工业化建设,前提是资源和原材料必须供应跟得上,仅这一点,已足够让人烦心。
    “夫君——”汪招娣轻轻敲响书房的房门。
    “请进。”
    听到呼唤,朱祁钰回应了一声,门被慢慢推开了。
    她抱着托盘走了进来,在案桌边停下脚步说道:“我熬了些热乎乎的羊汤,你趁热喝。”
    朱祁钰愣了一瞬,从坐榻起身,走过去深嗅了口热汤香气:
    “是我家娘子的味道啊,真香!”
    听到这句话,汪招娣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因为自己明白,这人就是故意假装没注意自己刚才那个凑近闻香气的小动作。
    “还热呢,快点吃。”
    她说着把汤碗放在桌上,在案边坐下了,下巴轻抵手中托着脸看丈夫怎么大快朵颐。
    这时,她目光扫过桌上写着的那四个字,“士农工商?”
    “嗯。”朱祁钰点点头。
    顺带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你说,那衣服铺子现在经营得还怎么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你选的白月光,离婚你又悔断肠 数码宝贝入侵美漫 我把欧洲都打下了,你让我回来当太子?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 听懂毛茸茸心声,末世崽崽爆红全网 老公爱上女大学生后,我与小狼狗联手虐渣 被绝嗣首长巧取豪夺,她一胎三宝 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大虞第一驸马爷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谁在建功立业4天台新贵 末日:变成丧尸的我有个人类妹妹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扫我出门?我反手断亲送全家升天 洪荒,从祭祀女娲开始改命 不敢折柳枝 神印:小公主她又争又抢想当魔皇 惊!绝美兽夫们每天都在争宠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