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一百五十四章 痛宰一群大菜猪(四千字章,大家过年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4章痛宰一群大菜猪(四千字章,大家过年好)
    江南豪族士绅视内阁次辅徐阶为总后台。徐阶视裕王为总后台。
    裕王最宠爱的侧妃的弟弟发出请柬在杭州城内请客,那些豪族士绅自然踊跃来赴宴。
    林十三粗略估算了下,宴请的两百多位「客人」从江南各地赶来杭州聚齐,至少也需要一个月。
    在这个一个月里,林十三做足了功课。
    南京锦衣卫有一个偌大的档库。
    甲子号档房存放江南在职官员密档。
    乙字号存放久居南京的开国勋贵后代密档。
    丙字号档房存放江南大族密档,
    林十三专程派人去了一趟南京,调来了大族密档,仔细参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林十三拿着一份密档,对张伯说道:「浙东处州青田孙家,竞从宋时就开始做官。历经宋丶
    元丶明三代而不倒。」
    「太祖爷时,杀了孙家的家主。孙家竟在正统朝又活过来了。」
    「自正统朝至今,孙家出过一位尚书丶两位侍郎丶一个布政使丶两个按察使,知府丶知县十几位。」
    「如今孙家人有一个在都察院做右都御史。」
    张伯道:「这些江南大族都是这样,世代做官。不管朝代更迭,他们仍旧左手抓钱,右手抓权。」
    「不得不佩服他们啊!」
    「哦对了,你说这孙家是浙东处州青田县的?是开国诚意伯刘基刘伯温的老乡?」
    林十三颌首:「没错。密档上记着,洪武朝时孙家的家主与告老的刘基暗通款曲,时时禀告朝中动向。引得太祖爷不悦才将他杀了。」
    张伯问:「呵,民间把刘伯温吹成了太祖开国的第一功臣。你可知太祖为何封爵时只给了他一个伯爵位,又在开国四年后果断弃用他?」
    林十三道:「还请师父赐教。」
    张伯娓娓道来。
    太祖朱元璋濠州起事之初,身边文有李善长丶武有徐达丶常遇春。这些文臣武将在开国后被称为「淮西党」。
    要争夺天下,光有兵不行,还要有粮,有钱,
    江南的钱粮,掌握在那些「千年世家」丶士绅豪族手中。
    太祖只得跟士绅豪族暂时结盟,给他们委以官职。这些人在开国后被称为「浙东党」。
    浙东党的领袖即刘基刘伯温。
    开国之后,太祖警觉的发现,浙东党人处处维护士绅利益,动不动在朝堂上拿他们曲解的孔孟理论来压天子。
    浙东党甚至在政令文书中大耍他们擅长的文字游戏,阳奉阴违,
    开国之后,地方官大量空缺。太祖需要用人。
    历朝历代做官的都是读书人。浙东党掌握着江南文脉。地方官位自然多被浙东党的门生故旧把持。
    这群人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共同体,共同进退。
    太祖爷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天下事,咱这个天子说了不算。那些酸文人说了算!
    太祖是何等杀伐果断?琢磨过味儿来之后,他弃用刘伯温丶宋濂,打压浙东党。
    后来更是掀起三大案,将天下官员杀了几茬儿。
    可是,太祖殡天后,继位的建文帝屏弱敦厚,耳根子软。很快又宠信起江南文人,如黄子澄,
    齐泰丶方孝孺等。
    江南大族的势力再次抬头。
    靖难之役后,成祖爷虽杀了建文三宠臣,但他始终得位不正,不能再对江南士族赶尽杀绝。
    毕竟他不是黄巢。
    于是成祖爷与那些江南大族达成了某种默契。大族名义上臣服于成祖。成祖则与他们在表面上「共治天下」
    自洪武朝到嘉靖朝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皇帝与江南大族之间的斗争史。
    张伯滔滔不绝说了半天,喝了口茶:「周不过八百年。自太祖开国到如今,已有一百八十二年。」
    「说句大不敬的话。若大明与周同寿,六百多年后改朝换代,这些江南大族照样能够发达显赫。」
    「这些人就像是打不死的臭虫,世世代代寄生在骨瘦如柴的百姓身上。」
    「你这番替皇爷敲他们的竹杠,别想着能把他们赶尽杀绝。只要能让他们掏出家底儿的一成半成,便属难得。」
    林十三道:「师父所言极是。我全明白。」
    张伯又道:「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李高宴请的『客人』当中,以松江徐家为首。徐阶长子徐做过一任太常少卿,如今在家守业。」
    「若能让徐吐出银子来,不怕那些大族不割肉。」
    林十三拿出有关徐的密档:「师父,你老看看吧,触目惊心。」
    张伯看后皱眉:「松江棉布最大的走私商人,果然是他....:
    林十三道:「怪不得他老子反对通关开海,指使自己的一堆学生给抗倭使绊子呢!若倭患平息,他家还怎麽从走私棉布上大发横财?」
    张伯道:「江南大族几乎都在跟倭寇勾连,做走私生意,这不稀奇。我明白了,你想用『通倭』二字逼他们就范?」
    林十三笑道:「逼他们就范,除了『通倭」二字,还有另外二字。」
    张伯心领神会:「另外二字是『裕王」。」
    且说汪直被杀,他的义子毛海峰逃回了倭国。不久之后,汪直被杀的消息也传到倭国。
    毛海峰镇不住汪直原本的部众,部众立即分化成了二十几股势力。
    不出一个月,果如汪直所言,东南海畔四起。胡宗宪整日焦头烂额,宛如一个东南裱糊匠。
    戚继光丶俞大献也成了「救火丁」,在东南四处奔走征战。
    一个月后,杭州城热闹了起来。
    江南各地大族陆续进城,
    倭患肆虐,东南地面不太平。连林十三上回南下办差都经历两次血战。这些豪族士绅却一路平平安安到达杭州。里面没有猫腻才是见了鬼。
    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初八,浙直总督府后衙。
    偌大的后衙摆起了三十桌酒席,二百多名士绅端坐着。
    坐首席的不是林十三,而是李高,今夜他是东主。
    至于胡宗宪,他根本没掺和这事。
    徐朝着李高一拱手:「李公子,裕王爷尊体可安康?」
    李高笑道:「安,安得很!有我姐日日精心伺候,我姐夫他能吃能睡好的不得了!」
    李高可不讲什麽礼数,在外人面前不尊称王号,一口一个「我姐夫」。
    外人看,倒觉得李高跟裕王十分亲近。
     徐笑道:「听说李公子刚进了锦衣卫,担任总旗。又被皇上特委为「猫婚副使」。真是青年才俊前途无量啊!」
    其实「猫婚副使」不是嘉靖帝委任的,而是林十三瞎封的,为的是将李高推向前台做他替身。
    在西苑伺候了嘉靖帝小两年,林十三渐渐了解了嘉靖帝的脾性。只要能把差事办成,嘉靖帝才懒得追究这些细枝末节。
    李高笑道:「是啊是啊,天恩浩荡。我这回拼了命也要办好差事。」
    徐拱手:「若有用得上我等的地方,李公子尽管开口。」
    李高按林十三之前教的,面露愁容一言不发。
    徐问:「李公子为何愁眉不展?」
    李高答:「咳!给御猫寻婿,得十万百万里挑一。可管内承运库的吕公公是个铁公鸡,就拨给我们少的可怜的银子。那点钱根本不够使。」
    徐心领神会:可着李高请我们赴宴,是来打秋风的啊!背后一定是林十三指使。无妨,给他们一些好处就是了。
    徐熟读史书:盛唐时,玄宗外派了一堆什麽「荔枝使」丶「御马使」丶「花鸟使」到地方上。
    诸使到了地方,横加敲诈大发横财。
    徐心道:还真是古今一同啊。
    想到此,徐主动开口:「我徐家愿为招猫婿之事献银一千两。」
    一众士绅纷纷开口:「我愿献银五百两!」
    「我愿献银三百两!」
    李高站起身:「多谢诸位好意。可惜.....远远不够。」
    「我明跟诸位说了吧。我这趟出来办差,不能给裕王府丢人,一定要办圆满。」
    「江南是在座诸位的一亩三分地。我不指望你们,难道指望胡宗宪那抠门货?」
    徐道:「李公子尽管说个数。我们就算钻山打洞丶卖家产丶售祖田也一定要给您凑齐。」
    李高清了清嗓子:「嗯哼,诸位,要把差事办圆满,至少也要两百万两银子。」
    徐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呢:「多少?」
    李高重复了一遍:「二百万两银子。」
    此言一出,一众士绅鸦雀无声。
    好家夥,这位李公子请客,不是来打我们秋风的,是来割我们肉的!
    徐的目光从李高脸上转移到一直在理头吃菜的林十三脸上。
    他心知肚明,李高一个浪荡外戚哪里有这麽大的胃口?定是林十三指使。
    徐试探林十三:「林传俸,都说您是养宠玩宠的行家。敢问一句,为御猫招婿为何要用二百万两银子?」
    「二百万两银子换成金子,恐怕能打跟眉霜等身的金猫几百只!」
    林十三嗦了嗦手里拿着的乳鸽腿骨:「的确得用二百万两银子。你们且听我细细道来啊!」
    「御猫招婿,仿皇帝选后妃例。皇帝选后妃,一向是由内承运库拨银子给各布政使司,由各布政使司拨银子给各府丶州丶县。」
    「嘉靖元年六月,皇爷选后妃。先拨内承运库银三十万两。各地官府皆称不足,无法为皇爷挑选称心如意的佳人。」
    「七月,又拨内承运库银五十万两。地方官府继称不足。」
    「八月,再拨银六十万两,地方官府仍称不足。」
    「九月,拨银六十万两。地方官府这才开始甄选佳人。」
    「皇爷前后给了地方官府二百万两。要知道,先皇武宗殡天,内承运库遗银便是两百万两。」
    「此番御猫招婿,仿皇帝选后妃例用银,两百万两之数岂不是很合理?」
    皇帝想要亲政必先大婚以示成人。当年嘉靖帝急于亲政,愣生生被天下文官讹走了一个内承运库。
    徐为首的一众士绅目瞪口呆,
    这什麽歪理邪说?
    不就是配个猫嘛?那御猫再尊贵,能跟皇帝一样嘛?
    可着当年天下文官讹了嘉靖帝,你要替嘉靖帝把这钱要回来?
    李高带着哭腔说道:「诸位善长仁翁,你们就发发慈悲吧!银子凑不齐,我就办不好差事。」
    「办不好差事,丢的是裕王爷的脸!裕王爷丢了脸,徐次辅的脸也得塞进裤裆里!」
    「我晓得,你们都是江南的大菜猪,啊,我小地方人,说话有口音。是大财主,不是大菜猪。
    林十三心里一紧:你怎麽把实话给说出来了?
    李高道:「谁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家产最少的也以几十万两计!两百万两听着唬人。你们随便拔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凑一凑,也就凑齐了。」
    「只要能凑齐银子,让我给你们磕头都成!」
    「诸位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看在我姐夫的面子上.....
    徐终于表态:「这样吧。我们咬咬牙,凑三十万两出来。看着我们家大业大,其实都是空架子。」
    「凑三十万,我们今年就都得过苦巴日子了。」
    「不足之数,请李公子和林传俸拿着圣旨去跟浙直地方官府要。如何?」
    李高道:「去找浙直官府要?浙直总督如今都恨不能穷的露着。他们哪里有这一注闲钱?」
    林十三起身:「徐公子,请随我来。我有几句要紧话单独说给您听。」
    徐跟着林十三去了后厅。
    林十三拍了拍手,张伯捧着一个木匣走了出来。
    林十三掀开木匣,里面是一叠纸。不等徐看清,林十三便合上了木匣。
    这是在故弄玄虚。其实木匣中装着的,只是胡柏奇的儿子手抄的三字经。
    林十三道:「敢问徐公子,华亭县广义进棉布行可是您的产业?」
    徐一愣,敷衍道:「似乎是我徐家一个远枝子侄开的。」
    林十三仰天大笑:「哈哈哈。徐公子,当着明人又何必说暗话?您是广进义的大股东。」
    「去年腊月,广进义从松江府各地买了了十五万匹松江棉布。」
    「蹊跷的是,这麽一大批棉布,徐家不说囤放在城墙坚固的华亭县城里,竟囤放于城外布仓。
    只派了十几个老弱家丁看着,仅能防防火。」
    「没过三天,倭寇高仓文太部在登陆入寇,直扑华亭县城外的布仓。将十五万匹松江棉布全数抢走。」
    「更蹊跷的事来了。在倭寇『抢掠』棉布的当晚,有一艘海船靠岸。您带着二百多号家丁,从海船上搬下来二十万两银子,运回了祖宅。」
    「这是徐家遭倭寇抢掠,还是跟倭寇的默契交易?」
    徐然。
    林十三拍了拍匣子:「最近十五年,广进义棉布行几乎年年被倭寇抢。匣中皆有详细数字记录。」
    「我就奇怪了。年年遭抢年年赔本,这广进义还开的下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公路求生,我的房车是移动别墅 继母带来仨义妹,而我有宠妹系统 稳健修仙:开局词条劳逸结合 战争系统在末世 怪物们的密教准则 1978合成系文豪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让你当收尸人,你直接解刨了前女友 我在美漫做惊奇蜘蛛侠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穿成育场女奴,我靠生崽统御兽世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我家地下室连了个骷髅地牢 同时穿越:变强只靠我自己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军校生但沉迷种田 博弈:从文科状元到权力巅峰 下放前资本家大小姐卷家产跑路了 重生选纨绔当爹!结果养成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