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5章又立三大功,天生福将(四千字章)
徐璠的眼睛死死盯着林十三手边的木匣他不知道林十三掌握了多少徐家与倭寇交易的证据。
林十三道:「徐公子,明跟你说了吧。储君不会倒,徐次辅就不会倒。我没那麽大的胆量,绝对不敢把这木匣中的东西公之于众。」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给徐家面子,也请徐家给裕王爷面子。」
「裕王爷的小舅子第一次出京办差。您得带个头,帮李高把差事办好。」
徐问:「林传奉,你们要我徐家出多少银子带头?说个数吧。」
林十三想了想,说:「徐家在松江府有田二十万亩。每亩每年产米三石,扣除给雇农的一石。
每年徐家得米四十万石,折银二十万两左右。」
「我看徐家就捐出一年田产所得。二十万两银子如何?」
徐问:「那匣中的东西?」
林十三笑道:「好说。张伯,把火盆拿上来。」
张伯拿来一个大号火盆,将木匣放入火盆中,又浇上了火油点燃。
顿时火光闪动。
可怜胡宗宪那七岁的小孙子抄了十二天才抄出的全本《三字经》,就这样被林十三顺走,一把火给烧了。
缺德带冒烟儿!
林十三与徐回到了酒宴之上。
林十三一言不发,继续埋头吃菜。
李高问:「我的徐公子,徐大哥,徐祖宗。徐家是江南大族之首。您倒是发句话啊,到底帮不帮我?」
徐咬了咬牙:「我徐家世受皇恩。皇家御猫选婿此等大事,我徐家就算倾家荡产也要协助李公子将差事办圆满。」
「徐家愿捐银......二十万两!」
说出二十万两这个数字后,徐的心在滴血!
一众豪族士绅们面面相,无一人发声。
林十三一边啃着乳鸽,一边风轻云淡的说:「诸位,汪直让王本固杀了。倭患三五年内无法平息。那些做走私贸易的可以继续发财。」
「可若李公子差事办不好,裕王爷一怒之下建议皇爷,命厂卫严查东南走私贸易....
嗯?」
「再跟你们说句大实话吧。汪直若没死,李公子又何苦跟你们筹银子?汪直生前允诺过,愿拿出二百万两孝敬皇爷。」
林十三话中有话:你们这帮逼养的玩意儿给王本固当后台,弄死了汪直。你们倒是能继续发走私贸易财了。可苦了东南百姓。
老子今儿就是因为这事儿来敲你们的竹杠!
常熟钱氏的钱世臣与徐对视了一眼。
钱氏亦是江南大族,千年世家。自宋时家中族人便开始做官。元时亦有族人做官。明时还有族人做官。
如今钱世臣的父亲钱顺德是族长,老钱在山东担任按察副使一职,而长子在家守业。
说句题外话,钱氏后代中还有个殉国投湖前嫌水凉的.....
言归正传,钱世臣道:「我钱家愿捐银三,哦不,五万两!」
其馀大族纷纷表态:「我馀杭王家愿捐银两万两。」
「我姑苏黄家愿捐银一万五千两。」
这帮大族是想小杖受丶大杖走。厂卫若真动真格的,严查走私贸易。他们的买卖不说被砸锅起码要停一段时日,损失不可估量。
李高当场开了认捐簿子,让林十三执笔记录,又让一众商人在上面签字盖了手印。
一场鸿门宴,二百万两银子到手!
酒宴散尽,林十三和张伯丶李高丶孙越围坐在一起闲聊。
林十三笑道:「还是裕王爷小舅子的面子大啊。那些大族都是些光吃不拉的貔貅。」
「咱李公子动动嘴,就从他们眼儿里掏出了二百万两银子。」
李高得意洋洋:「嘿。我姐夫以后是要当皇帝的。他们当然要买我的帐。」
林十三连忙劝阻:「我的李公子,李祖宗。这话以后可不敢乱说啊。皇爷是万年天子,裕王爷要做九千九百九十九年的储君。」
李高笑道:「是是。我这嘴上没有把门的,以后还要师父您多多教训。」
孙越喝着明前龙井,不解的问:「师父,您老为何把捐银的总数定在二百万两?怎麽不是一百万或三百万?」
林十三沉默不言。
张伯在一旁笑道:「胖徒孙,你师父定这数目的学问大了。」
孙越道:「师祖,您老人家别卖关子。到底是为何?
」
张伯笑道:「想知道?不可说也。慢慢琢磨去吧。」
其实,林十三定这个数字,是在帮嘉靖帝搞平衡。
今年夏,嘉靖帝敲打严党,逼着严党官员交盐税上的银子,总数也是二百多万两。
如今他帮着嘉靖帝敲打徐党,亦逼他们捐出了两百万两。
等于嘉靖帝对严党丶徐党各打五十大板。
严党代表着江南新贵商人的利益。那些商人大部分是暴发户,有钱没地位。
罗龙文一个制墨出身的商人,都能与严世蕃结为乾亲,还被严家抬举成了督捕司郎中。
徐党代表着江南大族的利益。那些大族是既有钱,又有地位,就是没节操。
严党丶徐党之争从根子上讲,是旧门阀世家与新贵豪商之间的斗法。
且说林十三得了认捐簿子,并不怕江南大族出尔反尔。
他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口吐沫一个钉。何况他们怎麽敢拿钦差涮着玩?
至于这两百万两中,多少运到内承运库当皇帝私房钱,多少拨给胡宗宪做军饷。这事儿林十三不敢做主。
他派出了八百里加急请示嘉靖帝。
五日之后,永寿宫大殿内。
嘉靖帝看到了林十三的密奏,对吕芳道:「你认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好外甥!好,好!」
说完嘉靖帝将密奏递给了吕芳。
吕芳看后惊讶无比:「林十三竟让江南那些王八蛋吐出了二百万两银子?」
嘉靖帝赞不绝口:「好一个林十三。他的手腕高超啊!江南大族捐银两百万两的消息传到严嵩耳朵里。严嵩应该也能释怀了。」
嘉靖帝性下,是属狗脸的,说翻就翻。
刚夸完林十三,嘉靖帝发出一声龙啸:「欺天啦!」
说完铜应声被摔出了青纱幢帐。
嘉靖帝怒道:「那群王八蛋指使王本固杀了汪直,坏了朕的平倭开海大业。朕倒要谢他们捐银!」
「武宗当年在江南为何不狠一点,学学黄巢?」
「徐阶小人,朕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但朕不能!」
吕芳心道:皇爷这是丹药劲儿又上来了,又开始了狂躁易怒。
吕芳忙不迭的磕头:「皇爷,静心方能得道飞升,息怒啊!」
嘉靖帝一言不发,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三灶香后,吕芳试探着问:「那二百万两银子,让林十三运回京?」
嘉靖帝答:「朕......不过了!二百万两银子全部给胡宗宪充作军饷!」
「决决大明,堂堂天子。杀不得江南大族,还杀不尽倭寇嘛?」
又五日,林十三接到了嘉靖帝的密旨。
张伯问:「分多少给胡宗宪?」
林十三笑道:「你猜。」
张伯道:「以皇爷的吝啬性子,内库自然是要拿大头的。给胡宗宪五十万两?」
林十三摇头:「错了。二百万两全部划拨胡宗宪。」
张伯吃惊:「全部?」
林十三颌首:「全部。我去找胡宗宪。」
鸿门宴的第二天林十三就跟胡宗宪说了这事。胡宗宪最近愁银子都快愁疯了,听说有军可拿,如大旱之盼云宽。
他跟林十三一样,这段日子天天盼着嘉靖帝的旨意。
林十三兴冲冲的进了书房。
胡宗宪问:「有旨意了?」
林十三答:「二百万两全数拨给您做抗倭军饷!」
胡宗宪目瞪口呆:「皇上这是?」
林十三笑道:「我也吃了一惊。这些日子,江南诸大族的捐银陆续交到了我手中。下响咱们交割下,我好返京。」
胡宗宪起身,朝着林十三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我代东南千万军丶民,谢过林老弟你。」
林十三连忙拱手还礼:「您这一拜我可受不起。您是抗倭护民的国柱。我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下响,林十三跟胡宗宪交割完了银两。
不久之后,海道副使谭纶垂头丧气的找到了林十三。
谭纶道:「林传俸,惭愧啊。我没找到跟眉霜同种丶同相的猫婿。」
之前胡宗宪跟林十三商定,让谭纶献猫婿,在嘉靖帝面前出彩。以便捧他做新任福建巡抚。
寻猫婿,要麽花大价钱,跟宠物商人开出悬赏。谭纶是个清官,全部身家不过几百两银子。
要麽利用权力,动用大批民力寻找。阮鄂就是这麽干的,愣是从福建找出了十六只候选猫婿。
谭纶是爱惜民力的好官。不愿动权媚上。
结果就是,谭纶没有找到合适的猫婿,自然无法在嘉靖帝面前露脸。
林十三笑道:「这个好办。福建阮抚台献上了十六只候选猫婿。我挑一只,就说是谭海宪你所献。」
谭纶道:「这样不好吧?阮抚台若得知此事,林传俸你不好做人啊。」
林十三嘴上说:「无妨,无妨。」
心里暗笑:等我回了京,阮鄂定然脑袋不保!他哪还有命计较一只猫的事。
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猫婚使林十三自杭州出发返京。
这一番,他文为嘉靖帝立下了三件大功。
第一件大功,为眉霜寻到了乘龙快婿。
第二件大功,回京后他会从严嵩处拿到阮鄂横行不法的证据,扳倒一个腐化无能的封疆大吏。
第三件大功,他帮嘉靖帝敲打了徐家和身后的江南大族。拿到了二百万两银子充实东南军饷。
林十三扳倒阮鄂是严家父子授意的弃卒保车之计。严党不会嫉恨林十三。
至于敲打徐家,逼捐两百万。这为严家狼狠出了一口恶气。严世蕃恐怕要狼狠亲他的义弟两口官船之上。林十三随口道:「自眉霜初夏时发春,这场猫婚已经拖到了冬天。」
「我估计,如今地上掉根树枝,眉霜都得上去蹭一蹭,看入不入得了。」
「可怜的眉霜啊。」
张伯道:「没办法啊。皇爷把猫婚看成了敲打严家丶徐家的由头。天子不让眉霜享鱼水之欢,
眉霜只能旱着。」
孙越在一旁笑道:「苦了眉霜却乐了我。跟着师父这番南下招猫婿,我当了得有二三十夜的新郎。」
林十三问张伯:「你说皇爷会如何处置王本固?杀头?流放?」
张伯叹了声:「那样就好了!可惜,大明的天子不是事事说了算。」
「看着吧,搞不好王本固那厮不仅不会受惩处,反而会因杀倭寇首领有功而得升迁。」
「史书我看得多了。我满眼只看到了两个字『无奈」。」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史书之无奈亦十有八九。」
果如张伯所言。在林十三返京的途中,一道圣旨到达杭州,
王本固因杀巨倭汪直有功,升为辽东都司衙门经历,职正六品。时辽东大灾,命王本固专司辽东贩灾事。
看上去是升,其实是贬。嘉靖帝为胡宗宪抗倭搬开了一块臭不可闻的绊脚石。
王本固今后只能在辽东给灾民熬粥。
这个搅合了东南抗倭大业的人,得以抽身江南,继续当他的官。
正如张伯所言,史书中尽是「无奈」二字。
腊月二十,林十三返京。严世蕃带着一众严党骨干亲自到安定门前迎接义弟。
林十三下了马。严世蕃上来亲热的给了他一拳:「好小子,你在江南让那帮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的王八蛋狼狼出了血!」
「真不枉我与你结拜!你给我严家出了一口恶气啊。」
林十三道:「那群计霸攘焯的东西。让他们出些银子算便宜了他们。真该把他们全都绑起来点天灯!」
罗龙文在一旁叹道:「唉,世间事若单靠一个『杀」字就能解决,那倒简单了。」
严世蕃拉着林十三的手并肩而行:「十三,老爷子在府里书房等你呢。他得把木匣给你,让你在皇上面前立下大功。」
林十三道:「义兄,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商量。」
严世蕃问:「哦?什麽事?」
林十三道:「这回裕王府李妃的弟弟李高与我同行。谭纶走了他的门路,献上了猫婿...
「裕王府的面子,你说我给是不给?」
严世蕃颇为大度:「我倒想拍裕王爷的马屁,只可惜皇爷不愿看到严家跟裕王府走得太近。」
「有这等在储君面前卖好的机会,你抓住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