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954章 京畿巡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54章京畿巡察
    朝臣们纷至沓来,登门拜访,赵颢强挤着笑脸招待,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夸他深明大义,夸他为大宋社稷舍小家,为大家,赵颢的笑容越来越僵硬。
    话都是好话,可赵颢总听看不对味儿。
    怎麽听都像是在骂人。
    赵孝骞推行的方田均税法,本就惹人恨,如今传闻都说赵颢主动上交田产,他同样也惹人恨,这些登门夸他的人夸得越狠,他就觉得人家骂得越脏。
    应付了大半天后,赵颢终于受不了了,下令闭门谢客,一个都不见。
    然后赵颢回了王府后院,在后院的一座假山下方指挥下人挖土搬砖,开始搞基建。
    书房的密室被败家子发现了,赵颢很没有安全感,于是决定火速转移密室,在假山下方重新挖一个,把王府所有值钱的玩意儿全部转移到新地方。
    虽说自己就一个儿子,将来王府所有的一切都要留给儿子,但—赵颢现在不愿给。
    天气越来越寒冷,转眼已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
    鹅毛般的雪片而下,天地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
    开封府位于中原腹地,这里是一片平坦广的平原,寒流入侵之下,城池没有山脉遮挡,入冬后更觉寒冷刺骨。
    如此恶劣的天气,赵孝骞为了体恤朝臣,下旨将三日一朝改为五日一朝。
    不过政事堂和监察府依旧繁忙,他们基本没有休沐日,因为最近推行方田均税法,顶着天下官员豪强的唾沫星子强硬执行的新政,遇到的阻碍自然也不小,政事堂和监察府最近几日都快忙疯了。
    方田均税法,首先从京畿地区推行下去,然后慢慢辐射整个大宋。
    这是赵孝骞和政事堂商议后做出的决定。
    这也是最为稳妥的办法,任何新政的施行,首先要小范围地试一试,从中总结错漏和经验,然后再慢慢推广。
    大宋的京畿地区仍然在中原腹地,属于后世的河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北少部分地区。
    政事堂只管将新政颁行到地方,然后处理地方呈报上来的各种事件,迅速做出批示。
    最忙的却要数监察府了。
    监察府官员是要下放到各个地方,亲眼监察地方官员执行新政的情况,然后现场做出处置。
    这麽寒冷的天气,冒着鹅毛大雪,离开汴京后在大雪覆盖的直道上购而行,说来实在是辛苦。
    崎岖泥泞的直道上,一辆马车正在漫天大雪中艰难前行。
    马车是普通的单辕单马蓝篷,周围还跟看一支不到百人的骑队,骑队将士皆是汴京殿前司所属,他们披戴铠甲,低垂着头,顶风冒雪而行。
    狭窄的马车内,一名年轻的官员正端坐在内,车内生着一炉炭火,随着马车的摇晃,炭火明暗闪炼,但车内依然寒冷刺骨。
    官员的侧面坐着一名穿着普通百姓衣裳的中年人,相比年轻官员瑟缩的模样,中年人倒是没那麽冷,只是安静地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册子。
    年轻官员名叫刘泽宁,是监察府新任的京畿东路巡察使。
    刘泽宁是绍圣二年的新科进士,高中进士后的这两年,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翰林院当编撰,负责修史。
    绍圣三年,刘泽宁在修本朝神宗实录时,查阅起居郎的记录,发现里面有一条清楚地记看,神宗拨钱二百一十四万贯,充入内帑,购天下珍奇玉石以娱己。
    刘泽宁完整无缺地将这条记录写进了神宗实录里,然而就是因为这条记录捅破了天。
    很明显,这条记录对神宗的身后名声是很不利的,这种行径几乎是昏君所为了。
    于是刘泽宁捅了马蜂窝,将这条记录写进史书后,首先是政事堂宰相找他谈话,然后是向太后召见,最后被赵煦亲自召见,和颜悦色地问他能否把这条记录删去。
    刘泽宁高中进士时很年轻,才二十四岁,正是热血沸腾满腔正义的年纪,面对赵煦的请求,刘泽宁非常头铁,义正严词地表示一字不改。
    幸好赵煦算是个比较仁厚的帝王,对臣子甚是尊重,性格没那麽强势,见刘泽宁梗着脖子语气坚定地表示不改,赵煦也拿他没办法,最后此事作罢,刘泽宁写进史书里的这一条,最后果然也没改。
    不过此事过后,刘泽宁的仕途大受影响,原本有着大好前程的他被边缘化了,史书不让他修了,把他扔进了昭文馆当校书郎,相当于让他当了个图书馆管理员,啥权力都没有。
     如果没有意外的好运的话,刘泽宁这辈子的仕途大约便到此为止了。
    幸好刘泽宁的运气不差。
    今年靖康元年,朝廷新设监察府,府院扩编,监察左丞李清臣亲自找到了刘泽宁,一番相谈后,李清臣请刘泽宁入监察府任职。
    于是刘泽宁便从校书郎调任为监察官员,而且直接升为正五品京畿东路巡察使,负责监察京畿东路诸州府县官员,风闻言听,有直奏官家之权。
    想当监察官员并没有想像中那麽容易,首先人选任用方面,监察府从汴京数千名官员里挑选,优选之人先看人品和官声,再考察性格,最后还要接受监察府各种明里暗里的考验。
    幸好刘泽宁品行过硬,监察府对他的一系列考验他都挺过来了。
    其中最艰难的莫过于权力,钱财和美色的考验,据说考验的内容是皇城司的人出的题,他们会在自已放松心情,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猝不及防地开始。
    比如有人突然找到他的家里,悄悄在他家前堂堆满了钱财,然后告诉他,只要将来当上监察官员后,对某人行个方便,甚至都不需要他担任何风险,这堆积如山的钱财便完全属于他了。
    比如友人邀他进青楼,酒至半酣之时,绝色倾城的花魁娘子附在他耳边,软语温香地恳求他帮忙给某某官署打个招呼,捞个人出来等等。
    刘泽宁不是圣人,但他有自己坚守的底线,而且为人非常正直,不然当初赵煦请他修改史书,他也不会断然拒绝。
    皇帝的面子他都可以不给,别的诱惑自然很难让他妥协。
    所以刘泽宁安然通过了监察府的考察,直到最后李清臣含笑告诉他,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监察府针对他设下的关卡,其中任何一道关卡里,但凡他犹豫了,答应了,那麽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进监察府。
    刘泽宁知道后恍然大悟,然后不觉冷汗潜潜。
    李清臣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如果刘泽宁没抗住这些诱惑,那麽他这辈子不仅进不了监察府,就连他如今的校书郎官职恐怕也保不住。
    或许只能当个末品的寄禄官,一辈子守看那点饿不死的微薄俸禄庸碌终生。
    支撑他通过这些猝不及防考验的,是他个人多年未变的正直人品。
    而这,便是监察府选人的关键条件。
    刘泽宁通过考验后,监察府首官韩忠彦亲自签下任命文书,将他任为京畿东路巡察使,从此以后,刘泽宁便成为正式的监察官员。
    不过刘泽宁很清楚,哪怕是进了监察府,他也不能高枕无忧。
    监察府对属下官员的考验,是终生制的。
    也就是说,没准哪天突然又有考验来了,这种考验让人分辨不清真假,而且一环套一环,除非人品真的过硬,不然品行不端,性格不坚定的监察官员很难通过。
    此刻的刘泽宁坐在摇晃的马车里,他瑟缩着肩膀,双手都快插进面前的炭炉里了。
    旁边的中年人倒是没那麽怕冷,看着刘泽宁的模样,中年人呵呵一笑。
    「读书人真是——-你们除了读书,难道平日不熬练一下身体的吗?身子这麽弱,别到时候差事没办成,人却活活冻死了。」
    刘泽宁一滞,抬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这个说话不好听,没遮拦的中年人,跟他不是一个系统,人家是皇城司属官,名叫「
    赵信」。
    据说这位赵信当年跟随过官家,在宋辽交战那两年里,赵信也曾为官家立过不少功劳。
    后来官家登基,封赏天下,赵信原本应该晋升调任的,可这家伙不知是不是脑子进了水,听甄庆说要把他调出皇城司,也许要去地方上当个知县,赵信急得跳了起来。
    人在皇城司正堂房梁上悬了绳子,气急败坏地威胁甄庆,若要把他赶出皇城司,他就死给甄庆看。
    明明当知县是个肥差,论品阶的话,比赵信如今在皇城司的品阶高了两级,怎麽说都不算亏待他,偏偏赵信死活不答应。
    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确实有了感情,死活舍不得离开。
    赵信宁愿放弃这数十年难遇一次的升官机会,也不愿离开皇城司,甄庆拿他没办法,想到赵信曾经跟随官家,甄庆便将此事上奏赵孝骞。
    赵孝骞听后不置可否,赵信毕竟是当年的老部下,人家死活不愿离开皇城司,赵孝骞还是要尊重他的意愿。
    于是赵孝骞特意下旨,赵信留在皇城司,仍旧当他的勾押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原神冒险家青川 军婚:我带受气包儿子逆风翻盘 港片:抽死签?我选送老大上西天 没钱赛什么车?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都重生了还当什么特种兵 太好了,是变态邻居,我们没救了 恶毒太后被亲儿子捅死之后重生了 清冷自闭症少年半夜亲懵阴郁社恐 圣堂教会从赐福开始 国术:一天涨一年功力!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重生后,系统跟我说修仙很简单 万界从港片开始 在男团耽美文女扮男装后 半岛:开局被人气偶像当成渣男 爽文女主,但全员恋爱脑 成为虐文女主后,她一身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