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971章 推诿撇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71章推诿撇清
    时代变了。
    当红衣大炮一声巨响,仅用一发炮弹便轰开了城门,意味着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固若金汤的城池。
    任何坚固的城池和工事,在炮弹面前都将化为齑粉。
    从此以后,所谓的城池攻守之战,也将完全改变形态,它不再用人命去填,不再围绕着城墙一边拼命攀爬,一边殊死抵抗。
    它几乎是镇国的利器,把它用在平定下邑民变上,作为平叛将领的狄谘都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荒谬感。
    城门被轰开,城内乱民的抵抗意志顿时消失殆尽。
    乱民们只是愚昧,但不愚蠢。
    他们很清楚,这场稀里糊涂发生的民变到此为止了,靠城里这些拿着农具的乱民,根本无法与朝廷的精锐禁军抗衡。
    如果谁还傻乎乎地抄着农具抵抗禁军,城外那些如狼似虎的禁军会欣喜若狂把他劈成碎片,每人拿一个零件向上面请功。
    几名骑士围着城外策马狂奔,大声吼出狄谘的最后通牒。
    不到半个时辰,一群衣着褴褛,神情枯槁的乱民排着队走出了城门。
    城外的禁军将士立马上前,勒令他们在城外的空地上抱头蹲下。
    一个时辰后,占据下邑县的所有乱民全部出城,乖乖地蹲在城外空地上,表情绝望地等待朝廷宣判他们最后的命运。
    狄谘当即下令看管乱民,并且令大军进城搜索清查,区分乱民和城内原有的居民,拿问乱民的首领,查实当初煽动作乱的首恶人员等等。
    下邑县的民变很快平定,狄谘脸上毫无喜色,这根本不是什麽露脸的事,平定这群乱民就跟扫除土鸡瓦狗一般,狄谘心中一丝成就感都没有。
    赵孝骞的旨意是「平息民变」,意思是不必滥杀乱民,他们大部分只是愚昧的乡野村夫,朝廷没必要跟他们计较太多。
    不过平息民变后的基本善后工作还是要做的,比如统计乱民的人数,姓名,户籍,在占据下邑县城期间是否有过纵火,杀人,抢掠等罪行。
    如果一切都清白,只是稀里糊涂被牵扯进来,那就派人将户籍地的里长和宗族请来,把人领回去,并严厉告诫不准再参与这种作乱的行动。
    如果有人在占据县城期间犯下了罪行,那就不客气了,按规矩法办。
    善后工作持续了一夜,第二天清早,下邑县民变基本解决妥当,狄谘向朝廷报捷的同时,下令大军启行,向楚丘县开拔。
    …………
    汴京,延福宫。
    赵孝骞表情平静地坐在文德殿内,尚书右丞曾崇兴脸色苍白地站在他面前。
    下邑县民变,是震惊朝堂的大事,此时正值种建中率王师出征西夏,举国上下翘首以盼地等待这场灭国之战的结果。
    这个时候,大宋境内却发生了民变,而民变的责任人,自然与南京留守府脱不了干系。
    南京留守李淮,正是曾崇兴曾经的弟子,李淮如今这个位置,也是曾崇兴这些年不遗馀力推举上去的。
    所以,此刻曾崇兴便站在了赵孝骞面前。
    尚书右丞,也相当于副宰相了,但曾崇兴在政事堂的存在感不强,赵孝骞有时候甚至都差点忘了有他这号人。
    若非大宋南京出了事,赵孝骞问起李淮的履历,恐怕曾崇兴仍没能进入他的视线中。
    「慎年先生,不必拘礼,坐下说话吧。」赵孝骞温和地笑道。
    曾崇兴忐忑地坐下,神情愈发不安。
    下邑县民变的消息传来,曾崇兴当时就知道大事不妙。
    下邑县是南京的辖县,而南京留守正是他的学生李淮,如此严重的大事,朝廷平定民变之后,必然是要查实追究责任的。
    可以说,南京官场上的那些人一个都跑不了,首当其冲的便是李淮。
    南京辖县出了事,第一个问罪的当然是南京留守,不然呢?
    曾崇兴并不知道南京地面上究竟发生了什麽,当李淮的奏疏送进汴京朝堂,把民变的责任推到监察府官员刘泽宁头上时,曾崇兴愈发察觉大事不妙。
    李淮远在南京,算是封疆大吏,可他对这位即位不久的官家并不熟悉。
    但曾崇兴不一样,他每天在政事堂办差,对官家太熟了。
    他知道官家不是那麽容易被糊弄的昏君,如果李淮在奏疏上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请罪,那麽官家可能不会想太多。
    可李淮却偏偏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刘泽宁身上,事情就复杂了,而官家也起了疑心。
    不得不说,李淮走了一步蠢棋。
    他错误地以为官家会相信他的一面之辞,他以为化被动为主动,会让官家转移注意力,把怒火迁到监察府头上。
    但他并不知道,这一代的大宋官家是在战场上历练过的,他的头脑清醒,手段狠辣,即位这大半年来,被他罢免处置甚至斩首的官员,已有数百人了。
    大宋历代帝王对臣子都没如此强硬过,除了赵孝骞。
    李淮让监察府背锅的奏疏送进朝堂,曾崇兴的心便沉入了谷底,他很想当面指着这位曾经的弟子破口大骂,骂他自作聪明,骂他愚蠢至极。
    朝廷平乱的军队派出去了,监察府的两位首官也亲自去南京了,皇城司的勾当公事也亲自去了,事情越来越严重,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已不是李淮这个南京留守能掌控的了,是李淮把自己推进了火坑。
    曾崇兴急得六神无主,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李淮落马,他这个曾经的恩师,这些年不遗馀力把他推举上来的副宰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曾崇兴很想给李淮送去密信,斥责也好,痛骂也好,终究还是想再当一回老师,告诉李淮接下来该如何正确应对,如何自救。
    可当曾崇兴刚产生这个念头,他便赫然惊觉自己被监视了。
    从政事堂到自己的府邸,总感觉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不用问,必然是皇城司的眼线。
    这种情况下,曾崇兴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一旦密信送出,被皇城司的人半路截下,他曾崇兴就是罪上加罪。
    惶恐不安地等着南京的消息,直到今日,他在政事堂神不守舍地办差时,突然有宫人传话,官家召见。
    此刻曾崇兴坐在赵孝骞面前,心跳陡然加快,看着官家平静温和的脸庞,根本观察不出半点情绪端倪,曾崇兴心中愈发没底了。
    宫人奉上茶水,赵孝骞端盏笑道:「这是朕曾经亲手所创的茶,后来朕的父王出面贩卖,受益居然不错,听说都卖到辽国和日本了,可能西夏也能买到,慎年先生也听说过吧?」
    曾崇兴小心地道:「臣确实听说过,官家心智聪慧,所思所想皆我等凡人不能及也,臣甚是钦佩。」
    对曾崇兴刻意的奉承,赵孝骞只是笑了笑。
    他喜欢听人拍马屁,但前提是,马屁得走心。
    在这个领域,蔡京的表现无疑比曾崇兴强多了,人家那情绪价值提供的,心花怒放的朕真不知如何疼爱他才好……
    于是赵孝骞转换了话题,缓缓道:「朕听说慎年先生曾是国子监的监判,这些年想必是桃李满天下了吧?」
    曾崇兴心头一颤,脸色愈发苍白。
    他很清楚,这不是官家随便闲聊的话题。
    「臣确实当过几年监判,教授弟子学生圣贤经义,有人中进士,有人落榜,所谓桃李,不过是为国举才,臣不敢以师自尊。」
    赵孝骞笑了笑,曾崇兴这话四平八稳,可谓滴水不漏。
    他大约也明白今日为何被召见,他更清楚自己的弟子李淮怕是保不住了,于是首先便把老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尽量淡化,给将来朝廷追究责任时埋下伏笔,把自己撇清摘出去。
    所以说,能进政事堂的人,哪个不是老狐狸?
    「慎年先生何必自谦,您的许多学生后来都高中进士,有的为官一任,有的更成了封疆大吏,可见先生教书育人的本事不一般。」
    曾崇兴面色苦涩,自己拼命撇清关系,官家却拼命把他扯进这师生关系里,看来李淮落马后,官家多半不会放过他了。
    其实,确实也无法撇清,李淮这些年的平步青云,大多都是他这位恩师在背后助推,现在李淮闯下这般大祸,他能撇清得了?
    「臣愧不敢当官家谬赞,当年教授学生时,臣教的道理也是圣贤之言,经义之论,并未丝毫逾矩,至于他们的仕途政绩,为人品行,臣就管不了了。」
    赵孝骞的嘴角扯了扯。
    这老狐狸,还在负隅顽抗,还在推卸责任。
    二人的对话一字一句都没提及李淮这个人,但二人的话题却都是围绕着李淮展开的,不知情的外人听起来满头雾水,如同两位高僧在打机锋,唯有二人自己清楚在说什麽。
    君臣正在互相斗心眼儿时,郑春和匆匆进殿,低声道:「禀官家,皇城司赵歙传来急奏……」
    赵孝骞眉眼不抬,淡淡地道:「说。」
    郑春和谨慎地看了旁边的曾崇兴一眼,道:「赵歙来报,已找到刘泽宁了,他正高烧昏迷,皇城司的人已将他送来汴京。」
    话音落,仿若一道惊雷,狠狠劈在曾崇兴的头顶。
    曾崇兴右手一颤,原本捧着的精致茶盏顿时失手摔落,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曾崇兴一脸惶恐,急忙起身赔罪。
    赵孝骞扫了地上的茶盏碎片一眼,笑道:「无妨,一只茶盏而已,碎便碎了,朕坐拥万里江山,精致完好的茶盏数不胜数,不差这一件。」
    「既然碎了,那便应该清扫出去,送它去它该去的地方。」
    曾崇兴浑身一颤,官家这句话他听懂了。
    他说的根本不是茶盏。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斗罗之圣主开局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千金 乱世悍卒:从娶娇妻开始 你都重生了,还要吃软饭? 痛苦面具苏墨阿布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请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误入男频修仙文后,我吃的太好了 锦绣如茵 付费才能修仙?我的宗门全免费 我成杀猪匠了,你说我是真千金 三国:季汉刘璋 开局被绑票,解锁华娱第一狠人 虐渣亲,夺皇权,十万大军迎我登基 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 快穿之我来收个金手指 阴脉先生妙姐 人在须弥:我能复制七神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