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罢,朱棣环顾四周,将目光落在了在场的众位将领身上。只见他们一个个面露惊愕之色,显然被朱棣的话震惊到了。毕竟,北平可是他们的大本营啊,谁会用自己的老巢来做诱饵呢?
然而,朱棣并未因此而停顿,他继续说道:“此外,镇守永平的吴高胆小如鼠,根本不敢抵抗。本王若亲自率军前往,他必定望风而逃。届时,本王便可回师进攻李景隆。如此一来,他将面临坚城在前,大军断其退路的困境,必定难以逃脱,我们定能将其一举擒获!”
尽管朱棣说得慷慨激昂,但众位将领对于这个计划却心存疑虑。首先,朱棣带走了大量的精兵去攻打永平,这意味着实际上留在北平固守的兵马仅有三万之数。万一在他们攻打永平之时,李景隆的大军攻破了北平,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损失必将极其惨重。
其次,就算成功攻下了永平,永平卫是否会诚心归附还是个未知数。而且,攻打永平究竟需要多少兵力也是个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解决战斗,反而陷入消耗战,那么不仅北平守不住,恐怕连永平也难以拿下。
朱棣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在众人的脸上再次扫过,他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他深知,如果不能让众人真正地安心跟随他去攻打永平,那么这场战役恐怕会面临失败的结局。不仅北平难以保住,就连永平也未必能够攻下,到那时,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朱棣的视线停留到了坐在一旁的朱高炽身上,他看着这个身体有些虚胖的儿子,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开口叫道:“世子。”
朱高炽听到父亲的召唤,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应道:“父王,有何事吩咐?”
由于朱高炽此刻就坐在朱棣身旁,距离很近,朱棣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此次我率领大军前往永平,李景隆必然会趁机率领军队围攻北平。我对其他人都不太放心,唯有你,我的儿子,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替为父守住北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你都要咬紧牙关撑住,一定要坚守到我攻下永平,然后立刻回师救援你们。”
朱高炽此时有些茫然失措,他虽然一直都有参与到这场靖难之役中,但所负责的工作无非是统筹内勤、提供保障等大后方的事务。这还是他第一次被朱棣委以重任,直面如此残酷的战场。
而且,这次的任务竟然是一场五十万对三万的守城战!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让朱高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然而,在短暂的惊愕之后,朱高炽迅速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绝不能让众将们觉得他无法守住这座北平城。毕竟,他可是燕世子,是朱棣的长子,如果连他都胆怯退缩,那将会令多少人失望,又会失去多少人心呢?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高炽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毅然决然地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朱棣见状,脸上露出了颇为满意的笑容,他对这个长子的表现感到欣慰。
紧接着,朱棣转身面向另一边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语重心长地说道:“老二、老三,你们跟随我征战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次的任务异常艰巨,你们一定要听从你们大哥的调遣,全力协助他守住北平。”
朱高煦朱高燧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知道这是父亲交给他们两的重任,于是站起身来抱拳鞠躬,异口同声:“是,父王,儿臣一定和大哥守好北平。”
朱棣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欣慰笑容,他心中暗自感叹,这三兄弟平日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兄友弟恭,但实际上暗地里都在暗暗较劲呢。然而,如今大敌当前,他们却能够摒弃前嫌,齐心协力,这让朱棣感到十分欣慰。
“好!”朱棣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果断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各自去准备吧。据我估计,李景隆大约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抵达德州了。届时,咱们便出兵永宁!”
话音刚落,朱棣霍然站起身来,便大步离去,留下一群将领与他那三个孩子留在会议堂中继续讨论。
接下来的事情,其实交给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去筹备就足够了。而朱棣自己,则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陪伴他的妻子徐妙云。
徐妙云的身体最近有些不太好,尽管正值关键时刻,但朱棣依然坚持每天早早地回到家中,守在徐妙云的身旁。对他来说,家人的健康和幸福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德州府衙内,气氛凝重,李景隆端坐在大堂中央,他的面前是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各个城池和要道。此时,他的先头部队已经全部抵达,而真定府那边的残军也被收拢了过来。
李景隆环视了一圈手下的一众将领,他们虽然都算不上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但好歹也是目前大明军队的主力将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和凝重。
“诸位,”李景隆开口说道,“这一仗该怎么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将领们纷纷点头,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主张分兵多路,有的则建议坚守城池,等待朱棣来攻。
李景隆静静地听着,不时插上一两句话,引导着讨论的方向。
其实,李景隆对朱棣的了解并不比朱棣对他的了解少。他们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光着屁股玩耍,对彼此的行军打仗方式都非常熟悉。
这一次,李景隆之所以没有选择真定这个最佳位置展开第二次对北平的征伐,就是因为他深知朱棣喜欢用骑兵袭扰大军侧翼的战斗方式。如果在真定与朱棣交战,很可能会重蹈耿炳文的覆辙,被朱棣逐个击破。
所以,李景隆干脆舍弃真定,直接在德州整合全军,然后再北上进驻河间。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集中兵力,以五十万大军与朱棣展开正面决战。
这种打法虽然看似笨重,但李景隆相信,只要自己指挥得当,五十万大军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被朱棣的骑兵各个击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