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在大宁的宁王府内,朱权正端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手中拿着那份来自京城的诏书,也正与他的宾辅一同商议着应对之策。
朱权的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份诏书中的表达有些不满,但他的语气却显得颇为平静:“这京城,本王实在是不愿回去的。然而,若不回去,恐怕朝廷会误认为本王也是那叛逆之徒。先生们,依你们之见,本王应当如何行事呢?”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宾辅与手下的护卫将领,这些人除了有他的智囊,还有和他一同戍边的武将,对朝廷的局势和政治风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然而,朱权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焦急,反而透露出一种轻松的神态。
事实上,朱权对于是否应诏回京,心中早已做出了决定。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毕竟他目前的实力在众多藩王中可谓是较为强大的。
他不仅手握五万护卫精锐,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而且还有朵颜三卫这样的蒙古骑兵投靠过来,共有三万之众。如此一来,他总共能够调动八万的兵马,这无疑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朱权心里很清楚,如果他就这样空手回到京城,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所以,当他开口询问宾辅们的意见时,其实他自己早已拿定了主意——这个京城,绝对不能回。
然而,实际上在场的众人对于朱权是否应该返回京城,各自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考虑,但他们的目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绝对不能让朱权回京。这一观点与朱权本人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殿下所言甚是,这京城绝对不能回啊!”宾辅紧接着说道,“殿下在众多藩王之中,实力堪称强大。若是回京,岂不是如同自投罗网一般?而且如今殿下的母妃已被岷王殿下成功救出,朝廷中便没有了可以牵制殿下的掣肘。倘若朝廷因此怪罪下来,殿下完全可以借口边关蒙元势力频繁袭扰,无法抽身回京,以此来拒绝朝廷的要求。”宾辅的这番话,将当前的形势分析得十分透彻。
然而,在场的武将们虽然也不希望朱权回京,但他们的想法却与宾辅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个层面的考虑。毕竟,这里面宁王的亲兵护卫将领,实际上他们都是曾经跟随朱棣一同打天下的人。
他们这些将领,原本是宁王朱权在就藩之时,从朱棣那里划分过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将领实际上都是朱棣的旧部。如今,若是朱权要回京,这就让他们心里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朱权真的回京了,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并入周围朝廷直管的州府,甚至有可能被征调去攻打北平,去攻打他们曾经的老领导朱棣。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不情愿的事情。
毕竟,他们与朱棣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感情。即便不能去帮助自己的老领导,至少也不希望对他兵戎相向。所以,众人心中都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就在这时,众将领纷纷附和道:“是啊,殿下,这要是回了京,恐怕就再也难以回来了啊。”
朱权看到在场的众人想法如此一致,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欣慰。于是用力地拍了一下桌案,说道:“好,那就这么定了!先生,你现在就去信给朝廷,本王便是要在这大宁,坐山观虎斗!”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眨眼间,十月已然来临。在这个秋意渐浓的季节里,李景隆率领的大军已然抵达河间,并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大战前的准备和调整工作。
与此同时,朱棣通过探子的及时汇报,迅速得知了这一重要情况。探子匆匆赶回,向朱棣禀报:“启禀殿下,南军现已抵达河间,正在调集大量车马和攻城器械,目前并未发现有分兵的迹象。”
这一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所有将领的心头,让他们都不禁感到一阵寒意袭来。毕竟,如此大规模地调集车马和攻城器械,其目的再明显不过——这显然是冲着北平而来!
然而,就在众人忧心忡忡之际,朱棣却突然放声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在营帐中回荡,显得格外突兀。众人面面相觑,对朱棣的反应感到十分诧异。
朱棣却是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哈哈哈哈,诸位不必惊慌。果然不出本王所料,这李景隆有了耿炳文的前车之鉴,自然不敢轻易分兵。他生怕被本王各个击破,所以只能选择和兵一处。如此一来,他已然中了本王的计谋!”
随后朱棣转头,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正站在自己身后的朱高炽三兄弟,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一切便如之前所言,你们老子我要去攻打永平,你们需将家守好,切不可有丝毫懈怠。这不仅是对你们的考验,更是关乎我们燕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兄弟闻言,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次朱棣出征永平,几乎将所有能叫得出名号的武将都带走了,像张玉、朱能、张武、丘福等,只留下了因儿子被杀而投降的顾成陪伴他们守卫北平。
朱高炽的心中其实异常紧张,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这座城市里不仅有众多的妇孺百姓,还有无数燕军将士的家人,他们的生命此刻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若是北平城失守,不仅他自己性命难保,这些将士的亲眷恐怕也难以幸免。
想到这里,朱高炽连忙上前一步,郑重地向朱棣表态道:“父王放心,儿臣与弟弟们定当不辱使命,坚守北平,等待父王回兵救援!”
朱棣轻轻地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这一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深意。然而,朱棣并未开口说话,他的嘴唇紧闭,仿佛有千言万语都被他生生咽了回去。
实际上,朱棣的内心远非表面那般平静。对于这次出兵永平,他虽然表现得信心满满,但其实心中并无十足的把握。此次出征,除了攻下永平之外,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计划转道大宁,向朱权借兵。
朱权不仅拥有强大的朵颜三卫,其护卫也多是他的老部下。这些人对朱权忠心耿耿,若能得到他们的相助,那么此次北平之围必定能够迎刃而解。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朱棣的一厢情愿。毕竟,朱权是否会同意借兵,还是一个未知数,可以说,朱棣这是在用全家老小的性命,去赌一场胜负难料的豪赌。这场赌局,他只能赢,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