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卷:墨儒争鸣扶苏转型初养成第五十九章:设计新石器(第1/2页)
始皇“实干兴邦”的定调与隐含的支持,如同给赢昊和整个驰道工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朝堂上的纷扰暂且被抛诸脑后,所有人的精力都集中到了那条正在咸阳以北的土地上艰难延伸的灰白色“血脉”上。
工程推进至实质性的道路筑基阶段。按照赢昊制定的标准流程,在铺设水泥之前,必须开挖路基,然后进行层层夯土,形成坚实、平整且具有一定排水坡度的基础。这一步,被称为“筑基”,乃是决定驰道能否历经风雨、承载重压的关键。
然而,就是这看似最基础的一步,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传统的夯土,主要依赖人力。成千上万的民夫,手持沉重的木杵或石夯,喊着号子,将松软的泥土一点点夯实。此法耗费人力极巨,且效率极其低下。一个精壮劳力,一日奋力夯土,所能处理的土方量也极为有限。
赢昊站在一段刚刚开挖好的路基旁,眉头紧锁。眼前是黑压压一片埋头苦干的民夫,他们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肌肉虬结,喊着低沉而整齐的号子,将手中的石夯高高举起,再重重砸下。
“嘿——呦!”
“嘿——呦!”
号子声震天动地,带着一种原始而悲壮的力量感。每一夯落下,地面微微震颤,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但要达到赢昊要求的“夯土密实,以杵击之如中坚石”的标准,需要反复捶打数十次,进展缓慢得令人心焦。
监工的吏员小跑着过来,抹了把汗,禀报道:“公子,照此速度,这段五里长的路基,仅夯土一项,怕是要耗上月余时间!民夫们已是轮班上阵,疲惫不堪,昨日又有十几人因力竭中暑被抬了下去。”
赢昊看着那些汗如雨下、嘴唇干裂的民夫,心中不忍,更感焦虑。OS:“这样下去不行!效率太低,人力消耗太大,而且太不人道了!这得夯到猴年马月?北疆军情如火,哪里等得起!”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被夯过的土,用力一捏,土块并未完全散开,但距离他心目中的“坚实”还差得远。“光是靠人海战术和原始工具,极限就在这里了。必须改进工具!”
他立刻召来了鲁午和墨非。
“鲁师傅,墨非,这夯土效率必须提升!光靠人力石夯,太慢!”赢昊指着热火朝天却进度缓慢的工地,语气急促。
鲁午看着那场景,也是眉头紧锁:“公子,夯土自古便是如此,靠的便是人力与耐力。若要加快,除非征发更多民夫……”
“民夫不是无穷无尽的!”赢昊打断他,“而且,即便人再多,这石夯本身的效率和力度也有限制!我们需要更重、更有效率,或者能利用其他力量的夯具!”
墨非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公子是想……利用畜力?或者……杠杆重力?”
“对!”赢昊赞赏地看了墨非一眼,“畜力!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由牛马牵引的夯具!还有,我们可以制作比现在重得多的石夯,利用滑轮或者杠杆,让少数人就能操作,落下时产生更大的冲击力!”
他立刻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他回忆着曾经在博物馆或资料上见过的古代夯土工具,结合自己的想象。
“第一种,”他画出一个类似石磨的圆盘,两侧有轴,“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巨大的石碾,两侧有架,用牛马牵引,在路基上来回碾压!这适用于大面积初步压实。”
“第二种,”他又画出一个框架,上面吊着一个巨大的、底部平整的石块或铁块,“我们做一个高大的木架,顶上设置滑轮,用绳索吊起重达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巨夯!由数人或者畜力拉动绳索,将巨夯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松开,让其自由落下,依靠重力夯实土地!此物可称之为‘重锤夯’或‘吊夯’!”
鲁午和墨非围着那简陋的草图,眼睛越来越亮。他们都是技艺高超的匠人,赢昊一点拨,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卷:墨儒争鸣扶苏转型初养成第五十九章:设计新石器(第2/2页)
“妙啊!”鲁午抚掌赞叹,“石碾用于大面积碾压,可省去大量初步劳力!这‘重锤夯’更是巧妙,借重力之势,一击之力,恐抵得上数十壮夫!只是……这木架需极其坚固,绳索也需异常结实,否则危险重重。”
墨非则已经开始计算:“若制作千斤巨夯,提升一丈落下,其冲击力……需用何等材质的木料做架?绳索需几股牛筋麻绳混编?提升机构如何设计省力?”
“材料和安全问题,就交给二位了!”赢昊见他们领会,心中大定,“鲁师傅,您负责带人试制石碾和‘重锤夯’的本体,选用最坚硬的青石,或者……我们可以尝试用水泥混合铁渣制作更重的夯块?墨非,你负责设计木架结构和提升机构,务必确保稳固和安全!我们先做小型的试验品,测试效果!”
“老夫领命!”
“墨非遵命!”
天工苑的工坊再次全力开动。鲁午带着石匠和水泥工匠,开始尝试制作加大号的石碾和水泥铁渣复合夯块。墨非则带着木匠,研究如何搭建最稳固的三角形木架,设计省力的绞盘和可靠的脱钩装置。
数日后,第一台小型石碾和一套缩比版的“重锤夯”在工地旁的空地上进行了测试。
石碾由两头健牛牵引,在松软的土地上缓缓碾过,所过之处,地面明显被压实了一层,效果立竿见影!虽然不如人工夯得那么细致,但对于初步压实和大面积作业,效率提升了何止十倍!
而那台缩比的“重锤夯”更是引人瞩目。虽然夯块只有两百斤重,但当它被墨非设计的杠杆机构提升到一丈高度然后脱钩落下时——
“咚!!!”
一声沉闷如巨鼓的巨响!地面明显一震!落点处被砸出一个深坑,周围的土质瞬间变得紧密结实!其效果,远超人力石夯数十次捶打!
围观工匠和民夫们发出一阵惊呼,看向那奇特工具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成功了!”赢昊用力一挥拳,内心OS:“给力!这才是基建该有的样子!人定胜天?不,是工具让人胜天!”
他立刻下令:“鲁师傅,墨非,立刻根据试验结果,放大尺寸,制作正式可用的石碾和‘重锤夯’!尤其是‘重锤夯’,先制作十套,投入这段路基使用!”
大型工具的制作需要时间,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成功的试验,所有人都充满了干劲。
几天后,第一批正式的大型石碾和五套“重锤夯”被运抵工地。当那需要四头牛才能拉动的巨大石碾开始在路基上隆隆滚动,当那需要八名民夫才能通过绞盘拉起的千斤巨夯,带着呼啸的风声重重砸向地面,发出让远处山峦都似乎为之回响的轰鸣时,整个工地的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
夯土的进度肉眼可见地加快,民夫们的劳动强度也得以降低,他们只需要操作绞盘和移动木架,无需再耗费巨力举起沉重的石夯。虽然操作新工具也需要学习和小心,但相比于之前纯粹的体力透支,已是天壤之别。
扶苏前来视察时,正好看到那“重锤夯”工作的震撼场面,他站在远处,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震动,看着那被瞬间夯实的地面,久久无言。最后,他对赢昊感叹道:“昊弟之巧思,真乃化腐朽为神奇……此物不仅利工程,亦是在爱惜民力啊。”
赢昊笑了笑,看着那在新型工具助力下飞速延伸的路基,心中豪情顿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哥,这才只是开始!我们要用更好的工具,把这条路,修得比长城还要坚固!”
帝国的车轮,在获得了更高效的“筑基”工具后,仿佛装上了更强劲的引擎,向着北方,坚定不移地碾轧而去。技术的革新,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片古老土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