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192章 不封她贵妃,老臣不答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92章不封她贵妃,老臣不答应
    只因他们会稽徐家,乃东南望族。
    而这些东南望族,暗地里与倭寇合作,以海路走私,获取巨额利润,几乎是大乾人所共知的秘密。
    李守中等人想明白这些事情,纷纷以目视之,微笑以对。
    历朝历代,朝堂就没有过一团和气的时候,大家你争我斗,不亦乐乎。
    眼看着徐少湖要倒霉,这些个朝堂大佬们,不说弹冠相庆吧,至少也是乐见其成。
    徐少湖和他的人下来了,这些大佬们的人,不就能上去了嘛!
    再然后,李崇又带着他们,看了新式的大乾神枪。
    张敞林如海等人,和李守中等人比起来,到底年轻一些,他们在兵卒的协助下,甚至还每人亲自放了几枪。
    这些新式大乾神枪,其射程,其威力,显然不是旧式鸟枪可比的。
    至少旧式鸟枪,在百步开外,是做不到穿透棉甲而杀伤人命的。
    但这种新式大乾神枪,却可以。
    他们已经可以想像得到,当东南再起大战之时,那些进犯的倭寇们,要冲到七八十步才能开枪,而大乾将士们,在百步之外却能将其击伤,甚至是击杀。
    双方的武器差距如此之大,那些胆敢来进犯的倭寇,他们大败而归,甚至是全军覆没,几乎已经是必然之事。
    而在与东北子激战之时,情况则要复杂很多。
    因为倭寇大多都是海战,或者是步战,而东北子则是骑兵冲锋,而且当先冲锋之人,必定身披重甲。
    这些大乾神枪的作用,便没有那麽大了。
    但不管怎麽说,有了这些大乾神枪,大乾便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倭寇的袭扰了。
    最后,李崇带着他们来至一处土坡之上,入目所见,这里并排放着两列大炮。
    其中一列大炮,炮管长度不到一丈,管壁极厚,口径四寸左右。
    炮口略细一些,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炮身也很巨大。
    整座大炮,架在铁制轮具之上,看样子得用两三匹马才能拉得动。
    另外一列大炮,则要小很多,大概两三个人便能抬得动。
    而在土坡对面,大约两里地左右,有一排用石头砌起来的矮墙。
    离得更近一些,大约三四百米左右的地方,则用石灰画了七八个大大的十字。
    李守中等人为官多年,也算见多识广,知道那排矮墙,以及那些十字,便是这些大炮要打的标靶了。
    众人站定之后,几名小太监捧过来一些单筒望远镜,李守中等人一人一个。
    单筒望远镜在大乾,已经不是什麽稀罕物件。
    李崇命人烧制的玻璃,做器血还行,做镜片透明度便有些不足了,故而还是只能用天然水晶来磨制透光镜片。
    但李崇相信,用不了几年,在上午去的那座庄子里,便能烧制出足够纯净,透光度合格的玻璃了。
    到那时,单筒望远镜的价格,将直接被打成地板价,普通中下层校尉也能人手一个了。
    不至于像现在,野战部队只有三品以上的军官,才会配发单筒望远镜,至于其他军队,则只有总兵一级的高级武将才有资格配发。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崇点了点头,裘世安会意,将手中令旗轻轻一挥。
    只见几名兵卒,点燃那些巨形大炮的引信。
    李守中等人连忙举起望远镜,朝着那道矮墙望去。
    只听轰隆几声巨响,那道两里外的矮墙,便轰然倒塌。
    如此震撼的一幕,直接让李守中等人呆愣当场,要知道那道矮墙,可是用石块堆砌而成,足足有四五尺厚啊!
    一炮便给轰塌了。
    这炮要是用来攻城,或者是海战之时,朝着对方船体,来上这麽几炮,结果可想而知。
    即便是东北战场,这炮也有用啊!
    子骑兵冲锋,拿这炮照死里轰,还不得入目所见,人马皆碎啊!
    接着便是试射那些小炮,威力虽然小了些,但胜在射速高,精准度也强,几乎每一炮,都打在了十字正中。
    兵部右侍郎耿思远,在一众人里算是半个行家。
    他拉着几名兵卒,一连问了好多问题。
    一烂香时间能发几炮啊?
    多久之后会炸膛啊?
    那种巨形大炮打几炮,炮管就得泼水降温啊?
    等问完所有问题之后,耿思远一脸兴奋,喃喃自语道。
    「神炮,神炮,这是神炮啊!」
    接着,他来到李崇身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
    「有此神枪神炮,我大乾必定一雪前耻,剿灭倭寇,夷灭鞑子,还万民以安定,开万世之太平,微臣为陛下贺,为社稷贺,为天下万民贺!」
    李守中等人,这会也反应过来,这些神枪神炮会给大乾,带来多大的改变了。
    他们纷纷跪倒在地,跟着耿思远齐声恭贺道。
    「还万民以安定,开万世之太平,臣等为陛下贺,为社稷贺,为天下万民贺!」
    李崇坦然接受众臣朝贺,只因他完全当得起。
    这四年来,他就像守财奴葛朗台一样,抄家,敲诈,跟薛家借,无所不用其极,搜刮着每一两银子。
    然后数百万数百万的,投入到眼前这座军器局,投入到新军编练之中,投入到绍兴军中,投入到东南水师。
    可谓取之如镭铢,用之如泥沙。
    而这几年,他的后宫众女,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没有购置过一件首饰,
    刚开始,贾元春还只是为他缝制贴身穿的小衣,后来便得为他缝制外面穿的衣服了。
    只因他这几年身体长得飞快,若是不添置新衣的话,堂堂大乾皇帝,就得光着屁股出门了。
    而让织造局去为他缝制新衣,他娘的每一件都是天价。
    富有四海的皇帝李崇,真的穿不起,没法子,只能辛苦他的女人了。
    这几年贾元春的手上,哪一天没有几个针眼?
    贾元春原本滑嫩细腻的小手,这几年都变粗了许多。
    这一切的一切,你当李崇不心疼吗?
    他心疼,他心疼坏了。
    但是没办法,他是大乾皇帝,他得先顾着江山社稷,他得先把狗日的倭寇给丫灭了,
    然后再说其他事情。
    李崇摆摆手,让众臣起身,然后他看着李守中他们,沉声问道。
    「现在你们该知道,朕让你们前来,给你们看这些东西,所为何事吧?』
    李守中等人尽皆默然,他们知道,他们太知道了。
    陛下这是下定决心要剿灭东南倭寇了,陛下这是下定决心要屠灭那些东南世家了。
    甚至陛下还要重开海路,组建商队,再通西洋,去做那获利极为丰厚的远洋贸易。
    若非为此的话,礼部尚书徐少湖,今日为何不在此地?
    他之所以不在这里,就是因为陛下要做的这些事情,会严重伤害到会稽徐家的利益。
    故而皇帝将徐少湖弃之不用,更怕他给那些东南世家,给那些海上的倭寇通风报信。
    皇帝要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而且伤害不到在场众臣的利益,因为他们都不是东南沿海之人。
    皇帝要做的这些事情,不仅不会伤害他们的利益,反而还会为其家族,带来极为丰厚的回报。
    因为海路一旦开通,远洋贸易一旦重启,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都能跟着分一杯羹。
    更重要的是,倭患一旦平定,东南本就是富庶之地,当地的赋税便能足额收上来了。
    朝廷的财政危机,将会大大缓解,其他地方也就不用再加派赋税了,也就不会搞得民怨沸腾,甚至是官逼民反了。
    皇帝要做的事情,不管是对社稷而言,还是对他们这些朝臣而言,甚至是对天下黎民百姓而言,都是天大的大好事。
    但问题是,国库没钱啊!
    造这些神枪神炮需要钱,水师需要钱。
    大战一开,各种粮草军械,便要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有功将士的封赏,阵亡将士的抚恤,伤残将士等等等等,那更是一头头吞金猛兽。
    没有一千万两银子,你想剿灭东南倭寇,呵呵,还是洗洗睡吧!
    而国库的现状是入不敷出,别说拿不出银子来,每逢大灾之年,还得靠皇帝的内帑来贴补国库呢!
    大乾目前的现状,就像是一个赌徒,明明知道下一把会开什麽牌,但你就是没有本钱来下注,只能站在旁边干看着,只能徒呼奈何!
    就在众臣的沉默之中,户部尚书杜知运率先开口道。
    「陛下能不能给微臣三年时间,只要三年,微臣就是砸锅卖铁,微臣就是将满朝公卿全都给得罪光,也一定给陛下凑三百万,不,凑五百万两银子,」
    说着,杜知运看向薛宝钗,面色好一阵羞惭,硬着头皮继续说道:
    「再加上陛下内帑三年积累,以及薛氏商社这三年的利润,陛下剿灭倭寇,平定东南的银子,便差不多能赞够了,希望陛下能准了微臣此奏,再多等三年。」
    说罢,杜知运看了一眼薛宝钗,面色通红,好生惭愧。
    他身为户部尚书,竟然要靠薛家的银子,才有能力支持陛下平定东南,并剿灭倭寇,
    这话他说出来,是真的丢人啊!
    丢了他杜知运的脸,也丢了读书人的脸面,更是丢了朝廷的脸面。
    以杜知运想来,他的这个方略,已经很激进了,皇帝肯定会同意的。
    不料,李崇竟然大手一挥。
    「再等三年,不,朕连一年都等不了。」
    杜知运大急,正要开口劝谏皇帝,治大国若烹小鲜,凡事急切则败亡,缓行则必成啊!
    便在此时,只见李崇继续说道,
    「剿灭倭寇的银子,朕不用国库出,朕自有办法,薛家已经答应朕,明年之内,给朕凑够七百万两银子,
    昨天刚抄了宁国府,应该也能得些银子,屠灭那些东南世家,怎麽说也能弄来几百万两银子吧,银钱方面毋需你们操心。
    朕今日将你们召集在这里,只是想问一句,朕意,从明年开始,用两到三年时间,剿灭倭寇,平定东南,你们支不支持朕?」
    还有一件事,李崇没有说,那就是广州的潘家,应该也能抄来不少银子。
    李守中等人闻言大惊,看着薛宝钗,更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四年时间,给了陛下那麽多银子,现在还能再给七百万两,薛家到底有多少银子?
    只怕要变卖产业,砸锅卖铁了吧!
    但这些事情,不用他们操心,那是薛家的事情,与他们无关,更与朝政无涉。
    说一句难听点的话,薛家为了此事,哪怕就是家破人亡,他们也管不着。
    眼下的情况是,皇帝决意剿灭倭寇,平定东南,而且还不用国库出钱,事后还能将东南的赋税,给足额的收上来,缓解朝廷财政压力,还能给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家族,带来无比丰厚的回报。
    这样的无本买卖,傻子才不支持呢?
    李守中等人对视一眼,纷纷表态支持皇帝剿灭倭寇,平定东南。
    虽然不用国库出钱,但是筹集粮草军械,各地兵员调动,他们将会无条件配合,无条件支持。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尽全力,瞒着徐少湖,以及其他出身东南的官员,不让他们给陛下捣乱。
    待众臣表完态之后,李崇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事说完了,朕有一件私事,想请众位爱卿帮忙,你们可千万不要拒绝朕啊!」
    说着,李崇当着众人的面,拉着薛宝钗的黄小手,将她搂在怀中。
    「朕已经答应了她,要将她封为九妃之首,但你们也知道,薛家乃是商户,将商户之女,封为九妃之首,这是大乾开国百馀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士农工商,国之四维,商人排在最后一等,朕担心那些读书人会想不开,会觉得朕轻视士人,会跟朕闹,甚至会齐聚午门,再去敲一次登闻鼓。」
    说罢,李崇看向李守中。
    「爱卿是国子监祭酒,当世大儒,若是那些读书人闹将起来,还请爱卿帮朕说说话,
    也帮朕的爱妃说说话。」
    说着,李崇看向其他人。
    「众位爱卿在读书人之中,也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朕希望到时候,你们也能帮着说说话,劝劝那些读书人,别在这件事上跟朕对着干。」
    见李崇为了她封妃之事,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放下皇帝的架子,去求自己的臣子,薛宝钗感动得泪眼婆姿。
    她痴痴的看着李崇,看着她的主人,看着她的男人。
    心说就算你不是皇帝,就算你是个乞弓,我薛宝钗的这颗心,我薛宝钗的这条命,也会交给你的。
    薛宝钗很想说,我不要什么九妃之首,我也不要什麽名分了。
    哪怕还是像这四年一样,将我当成外室,养在宫外面,我都心甘情愿。
    只要陛下心里有我,我薛宝钗就心满意足了。
    可薛宝钗心里明白,这种大事,听男人的就行,女人最好别添乱,
    在李崇想来,薛家出了这麽多银子,支持他剿灭倭寇,平定东南,而这些朝臣大佬们,却一个个坐享其成,将来的好处更是一点也没落下。
    哪怕不讲良心,而是以官场最基本的规矩,投桃报李来论,他们也会答应帮这个忙。
    不料,李守中并未表态,而是开口问道。
    「陛下,敢问这几年,薛家总共出了多少银子?」
    李崇眉头微皱,不明白他问这个做什麽?
    「加上明年的七百万两,前前后后大概有一千六百万两。」
    李守中面色骇然,惬的看着薛宝钗,半天没有说话。
    突然,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
    「陛下,您将薛氏女家主,封为九妃之首一事,老臣宁死也不答应。」
    李守中竟然不同意!?
    这个大出李崇意料,难道你这个迁腐的老东西,一点良心也没有吗?
    还是说士农工商这种等级观念,已经变成了你的思想钢印?
    李崇冷冷的看着李守中,眼底深处已经翻涌起一抹杀机。
    不料,李守中却接着说道。
    「陛下,薛氏女家主虽为女子,但她的义举,她的胆魄,以及她对陛下的心意,让老臣汗颜,
    文官治国理政,会得到嘉奖,武将沙场建功,会封妻荫子,就连陛下的后宫妃嫔,将来诞下皇嗣,也会得到封赏,此乃万古不易,有功则赏之法,
    那麽薛氏女家主,为了陛下,为了我大乾毁家难,难道不应该同样得到封赏吗?
    士农工商,国之四维,这话自然是没错的,但商人地位最低,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低贱,而是因为他们不事生产,于国无益,
    但薛氏女家主则大大不同,她对陛下情深义重,对国家功莫大焉,岂能因其商人身份,而不予封赏,或低封薄赏呢?
    老臣泣血启奏陛下,薛氏女家主,于国有功,于陛下有义,区区九妃之首,实在不能彰其功德,昭其情义,
    故而老臣奏请陛下,封薛氏女家主为贵妃!
    陛下若是不允,这些火炮威力惊人,便请陛下用火炮,将老臣给轰死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摄政王殿下,你家杀手缺根筋!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第一天骄 凤凰大领主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无限超进化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我是表妹(快穿) 酷夏 鸿蒙霸体诀 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 龙藏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人道大圣 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战锤:当狼王收养了赛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