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8章: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第1/2页)
当然,如果反腐这个动作只能带来一击,那还并没有必须要使用的必要性;可是,刚好反腐又能为集团带来现金流,或者说,这个现金流必须归集团所有,才有实施的必要性。那就看一下,是不是完全可以归集团百分百所有?
毫无疑问,现在是集团说了算了,就算这个灰色收入之前是客户拿给自己的中层班干部的,理论上讲,集团中层干部代表的就是集团,那中层干部打着集团的名义拿了客户的钱,现在集团要对自己的中层干部开刀,自然这个钱中层干部拿出来之后要还给他们的呀,这个也没问题。
可是,这样的想法是一厢情愿,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想的,或者说是站在公道或者正义或者良知的角度上去想的,但这些角度不一定能投射到现实,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嘛,现实也往往是残酷的。
现实有时候并不总是与所谓的公平正义啦、良知公理啦产生联系的,反而很多时候只跟这些东西的对立面是好朋友,原因表面上得说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实际上就是自身利益优先嘛,早就不想看那拙劣的表演了。
集团自然不会把这个中层干部拿出来的钱再退还给客户的,因为集团要用这笔资金来提高自身的利润率,因为这是‘戴维斯双击’更关键的一击,那就是业绩。
为什么说这一击更重要?前面说了,这是务实的一面,而反腐这样的热点,或者说重大利好,是务虚的层面,由虚向实,业绩能否兑现就成了关键的一环。也就是说,你反腐这个虚,是可以瞬间让资本市场提升对于集团市值的估值,对股价带来正向提升作用;但是,如果在未来,你的业绩不得不被投资者看到的时候,你的业绩是好的,那没有问题,你的股价还会继续被看好,也就是说,你之前推升股价的根源,这个虚,经过了市场的验证,那这个逻辑就持续有效;
但反过来,如果你的业绩不达预期,或者说大家都觉得你这个反腐肯定会带来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这个效率的提升就会反应在集团的利润上,可实际呢?你的业绩反而是下降的,那就完了,那就说明你之前让我推高你股价的逻辑是假的,那投资者自然是‘用脚投票’,马上就走,那股价不是瞬间就会跌下来嘛,那之前的反腐所带来的效力也就事倍功半了。
所以啊,这个钱,一定是要用来美化财报的,这是一个多完美的闭环啊。
宁致远一直对于自身遭遇有种莫名的不安感,这种不安不是来自于自身,而是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总觉得这背后肯定有某种事情之外的,阴谋也好,利益也好,总是不仅仅是自己的这件事这么简单,可是,这背后的逻辑,当时他一时间也分析不出来。
可是,随着事情的慢慢发展,随着自身经历的因缘际会,现在,他瞬间脑海里清晰了起来,无论这是不是事实的真相,最起码,这是对于自身遭遇之外的事情的一种有理有据的推论。
这是多么完美的手法啊,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手段上。在集团股价走势连连下跌,止跌无望之际,通过把自己抓进来,向外界释放反腐这一信号,公布重大利好,股价在自己被抓后的两个月就开始了反弹,说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最起码在手段上是有效的,那就要坚定的使用这一手段。
然后,自己被抓到上市公司必须发财报的时间节点,大概是有5个月的时间,那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集团下属的各个子公司也基本上可以完成对于跟自己一样岗位上的人的约谈以及把这些资金收回集团,美化财报;到时候财报在一公布,业绩大好,股价就有可能从反弹进入到反转。
简老师说,操盘手就是根据资本方和集团老总的意图,用各种手段对股价进行操控来满足自身的意图。通常就是为了让资本可以在集团股价走势正盛的时候进行高位减持来获利套现。所以简老师根据集团上市的时间,叠加自己被抓的时间,连自己要在看守所呆个一年左右也就猜测到了。
为什么不呆更久呢?没办法,资本市场上,那么多只股票,走马灯一样的,资本那么注重时间效率,都是不断轮动的,谁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啊,很多事情要有持续性,更要有时间性。
反腐这个事,先拿出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最起码让股价摆脱之前的阴跌趋势。然后过几个月拿出美化的财报,总之不管通过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利润是要维持高增长的。质量讲白了,不是一般的投资者能看懂的,可以先不用管,这样拿业绩说话。
业绩发布完了之后最多半年也就要考虑把股价拉高了,这时候把股价持续拉高,让其进入上升趋势,只要上升趋势一旦形成,毕竟筹码都在自己手上,自己不抛那股价就会持续上升,这就是击鼓传花,很多小散户就是脑子一热就追进去了,自己再慢慢在这个位置减持,钱不就来了?
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狠,站不稳啊。如此一想的话,当前的每一步,都是按照精心设计好的步骤走的,堪称完美。
只要自己无法参透这一棋局,就不会有任何的反抗;就算有反抗,作为嫌疑人的反抗,也很难让大家共情。完美,呵呵,宁致远心想着。
难道我就要这么认输了?
我就只能被别人当成棋子利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8章: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第2/2页)
自己就像是尿壶,之前用得到的时候,就那来舒舒服服的撒尿,现在用不上了,连呆在集团都嫌臭?
逄经理不是说了嘛,兔死狗烹。自己不过是被用来斩首祭旗的罢了。
斩首祭旗是古代一种迷信的做法,军队的首领在出征之前,杀死某活物,以该活物的生命祭祀所神灵,以求得上神灵的庇佑。
这个很古老就有了,斩首祭旗一般都应用于后来的军事之中,春秋、礼记、史记中都有记载。在很古老的战争中就有,具体时间不可考了。
当然,斩首祭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鼓舞士气。也就是起到杀一儆百之效果。
宁致远分析到这里,好像自己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必要了,也没有反抗的实力。
可是,他又心有不甘,此刻的他,只能从自己一直在看的红色报纸上寻找精神力量。
他想到了毛**的长征,那么的豪言壮语。《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的路程,虽然面临着无数艰难险阻,但是,毛**从来都没有悲观过,相反,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我们不由自主的要去看长征时面临的境地,如果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状况比当时他老人家不得不进行长征时面临的状况还要好,那我们有什么资格放弃抵抗呢?
当时他老人家面临的状况是这样的,他写道:“同志们,你们看,差不多一年半以来,中国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在作阵地的大转移。从去年八月任强时同志等率领第六军团向贺龙同志的地方开始转移起,接着就是十月开始的我们的转移。今年三月,川陕边区的红军也开始转移。
这三支红军,都放弃了原有阵地,转移到新地区去。这个大转移,使得旧区域变为游击区。在转移中,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申的这一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失败。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因为这是事实。
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
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我们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
敌人在一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
这样说才是恰当的,因为我们完成了长征。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战斗胜利的喜悦,他老人家还专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既然自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那怎么能够轻易的放弃呢?最起码,自己当下已经对于集团老总背后的阴谋有了一丝丝的窥探,不管对与不对,都要针锋相对的、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
有时候,以卵击石并不是不自量力,而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是哪怕‘千锤万凿出深山’,哪怕‘烈火焚烧若等闲’,也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
但是,以卵击石也不是盲目的去牺牲,而是找到敌人的弱点,不管能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都要让敌人明白,无论是任何事,只要你的出发点是不正的,想要阴谋得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