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185焰浪归航,星展序章(第1/2页)
当王玲的指尖触碰到颈间的火山岩吊坠时,慕容冷越的手掌轻轻覆在了她的手背上。两枚掌心的温度透过防护服的织物交融,像赤焰泉底纠缠的熔浆苔根系,在火山星的暮色里生出细密的暖意。
“在想什么?”慕容冷越的声音比晚风更轻,目光落在她眼底映出的火山火光上——那抹跳动的橙红,和初见时在雾沼星热泉边,她眼里映出的磷火如出一辙,却又多了几分并肩跋涉后的亮堂。
“在想雾沼星的雨。”王玲轻笑,指尖摩挲着吊坠上的水流纹路,“那时我们为了测热泉的pH值,在雨里蹲了三个小时,你把防护服的帽子都给了我,自己的头发全湿了,还说‘雾沼星的雨比冰镇营养液还凉’。”
慕容冷越也跟着笑起来,喉间的笑意带着暖意:“你忘了?后来你把仅有的加热贴全贴在了我的腰上,说‘慕容工程师要是冻坏了,谁来修我的监测仪’。”
两人的笑声被一阵轻微的“嘀嗒”声打断——那是种植架顶部的露水收集板在滴水。王玲转头望去,只见上百只焰岩虫正拖着透明翅膀,在收集板下方的导管口盘旋,每接住一滴露水,就急匆匆地飞回基质上,将水珠抖落在焰麦的叶尖。那些五厘米高的幼苗已经展开了第二片真叶,叶尖的红色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叶脉间淡淡的荧光——那是焰麦吸收熔浆苔分泌的有机养分后,产生的生物发光现象,在渐暗的天色里像撒了一把碎星。
“该去检查过滤塔的夜间参数了。”慕容冷越拉起她的手,指腹不经意间蹭过她防护服手腕处的磨损痕迹——那是昨天疏通灌溉管时,被合金支架刮出的划痕,他明天得找些耐高温胶带修补一下。
两人并肩走向过滤装置时,王玲的通讯器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起的瞬间,“风澈”的名字伴随着一段急促的数据流弹出,末尾还缀着一个闪烁的红色感叹号。
“是实时监测警报!”王玲立刻点开消息,瞳孔微微收缩——风澈发来的是跨星球共生数据库的异常提示:火山星的“地壳活动指数”在半小时内从0.3飙升至1.8,远超安全阈值1.0,下方还附着秦洲标注的注释:“冰雾星同步监测到火山星板块震颤,推测可能有小规模熔岩流活动,需重点关注过滤塔地基稳定性!”
慕容冷越的脸色瞬间凝重,他立刻掏出地表探测仪,按下开机键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仪器屏幕上的波形图剧烈跳动,红色的震颤曲线像被狂风掀起的焰浪,每一次峰值都比前一次更高。
“是西南方向的活火山。”慕容冷越盯着探测仪上的方位指示,声音里带着一丝紧绷,“距离我们的装置大约三公里,刚才的震颤应该是火山内部的熔岩通道在移动。”
王玲立刻打开过滤塔的远程监测界面,屏幕上的数据流飞速滚动:pH值稳定在5.2,硫化物浓度3.7mg/L,水流循环速率正常——但底部的“地基应力监测”一栏,数值已经从2.1MPa升到了3.5MPa,超过了合金支架的承受上限4.0MPa。
“必须加固地基!”王玲抓起采样箱里的高强度合金钉,“过滤塔的底层火山岩如果松动,整个共生基质都会移位,焰麦的灌溉系统也会被破坏!”
慕容冷越已经从登陆舱的储物室里拖出了一卷碳纤维加固网——这种网是总部特制的,每平方厘米能承受5MPa的压力,还能适应火山岩的高温膨胀。两人快步跑到过滤塔旁,借着防护罩透进来的月光,开始拆除底层的火山岩盖板。
火山岩的棱角划破了防护服的手套,王玲却浑然不觉。她和慕容冷越分工明确:他用液压钳将加固网剪成与塔基匹配的圆形,她则用合金钉将网的边缘固定在周围的岩石上。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天际时,加固网已经牢牢贴合在塔基底部,探测仪上的地基应力数值缓缓回落至2.8MPa,震颤曲线也变得平缓起来。
“呼……”王玲瘫坐在火山岩上,大口喘着气,防护服的内衬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像一层温热的薄膜。慕容冷越递来一瓶冰镇营养液,拧开瓶盖时,冰凉的雾气在瓶口凝结成水珠,滴在她的手背上。
“你看那边。”慕容冷越突然指向西南方向。王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座活火山的山口不再喷吐灰白色的火山灰,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淡红色的气流,在晨光中像一条柔软的绸带。
“是‘焰雾’。”王玲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立刻抓起光谱分析仪,对准那股气流,“火山活动减弱时会释放这种含矿物质的雾气,对熔浆苔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分析仪的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焰雾中含有0.3mg/L的钾元素和0.2mg/L的钙元素,正是熔浆苔和焰麦需要的养分。更让她惊喜的是,当焰雾飘到过滤塔的防护罩上时,薄膜表面凝结的水珠竟然带着淡淡的甜味——那是矿物质与冷凝水结合产生的天然营养液。
“我们可以在防护罩顶部装一个焰雾收集器!”慕容冷越的声音里带着兴奋,他已经开始在地上画设计图,“用倾斜的金属板收集凝结水,再通过导管引入种植区,既能给焰麦补水,又能提供养分!”
王玲立刻补充:“还要加一层滤网,防止火山灰混入。另外,收集器的角度要和焰雾的流向一致,这样收集效率更高。”
两人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收集器的制作中。慕容冷越用登陆舱备用的合金板切割、焊接,王玲则负责制作滤网——她将采样箱里的无菌纱布与耐高温纤维混合,编织成细密的网眼,既能过滤杂质,又能让焰雾顺利通过。当正午的阳光将地表温度烤到65℃时,一个半圆形的焰雾收集器终于安装在了防护罩顶部,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着种植架的灌溉系统,淡红色的凝结水顺着导管缓缓流入基质,焰麦的叶片在水流触碰的瞬间,荧光变得更加明亮。
“监测仪显示,焰麦的生长速度加快了15%!”王玲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忍不住欢呼,“而且熔浆苔的硫化还原酶活性也提高了,硫化物浓度降到3.5mg/L了!”
慕容冷越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目光落在她沾满火山灰的脸颊上——防护服的面罩上也沾着一层灰,却挡不住她眼里的光。他突然想起出发前,总部的主任曾问他:“火山星环境恶劣,为什么要主动申请和王玲组队?”那时他的回答是“王工程师的水质分析能力是最佳搭档”,但现在他才明白,真正让他毫不犹豫的,是她面对热泉时的专注,面对危机时的冷静,是她总能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眼睛。
“该吃午饭了。”慕容冷越从背包里拿出两盒加热后的营养餐——这是总部特制的“星际便当”,里面有雾沼星的压缩苔藓饼和火山星的焰虫干,虽然味道普通,却能快速补充能量。王玲接过便当盒时,注意到他的手指上贴着一张新的创可贴,边缘还沾着黑色的机油,显然是早上焊接收集器时不小心划伤的。
“又受伤了?”王玲皱起眉,放下便当盒就要去拿医疗包。慕容冷越连忙拉住她:“小伤,不碍事,创可贴已经换过了。”
“不行,必须消毒。”王玲固执地挣开他的手,从医疗包里拿出无菌棉签和碘伏。当棉签轻轻触碰他的伤口时,慕容冷越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目光却紧紧锁在她的脸上——她的睫毛很长,垂下来时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认真的样子像在分析最精密的水质数据。
“好了。”王玲将新的创可贴贴在他的伤口上,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他的掌心,两人都愣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阳光透过防护罩的薄膜洒下来,落在他们交叠的手上,像一层温暖的金纱。
下午三点,通讯器传来了总部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上出现了主任和几位科研专家的身影,背景是总部的环形会议室,墙上挂着四个星球的生态地图。
“王玲、慕容冷越,”主任的声音带着欣慰,“根据数据库的实时数据,你们的跨星球共生系统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焰麦的存活率超过90%,水质改良效率更是远超设计标准!下个月的成果展,你们的火山星项目将作为核心案例展示。”
“谢谢主任!”王玲的声音有些激动,她和慕容冷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骄傲。
“另外,”主任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根据最新的地壳监测数据,火山星的活火山可能在一个月后进入活跃期,虽然不会有大规模喷发,但熔岩流可能会影响你们的种植基地。总部决定,在成果展结束后,派工程队来搭建永久性的防护屏障,同时扩大共生系统的规模,争取在半年内实现焰麦的规模化种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85焰浪归航,星展序章(第2/2页)
挂了通讯器,王玲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期待成果展的到来,又担心火山活动会影响他们的心血。慕容冷越看出了她的担忧,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我们可以提前加固种植区的防护,再在周围挖掘导流沟,即使有熔岩流,也能引到安全区域。而且,成果展结束后,工程队就来了,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接下来的半个月,两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他们不仅加固了种植区的防护栏,挖掘了三米宽的导流沟,还对共生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慕容冷越在过滤塔的顶部安装了自动监测仪,能实时监测火山灰浓度和地壳震颤;王玲则优化了焰麦的种植密度,将三层种植架扩展到五层,还在基质中加入了更多的熔浆菌菌丝,提高焰麦的抗高温能力。
期间,风澈和凌霜也远程提供了不少帮助。风澈编写了一套“共生系统模拟程序”,能根据火山活动数据预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凌霜则分享了冰雾星的防护经验,建议他们在导流沟里铺设一层凝冰藻的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在高温下会形成一层隔热膜,能有效阻挡熔岩流的热量。
最让他们惊喜的是,焰麦在第十五天时,突然开始抽穗了!那些暗红色的麦穗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穗粒饱满,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王玲用谷物分析仪检测后发现,穗粒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营养价值远超普通麦类,而且因为吸收了熔浆苔的硫化还原酶,完全没有火山星特有的硫磺味。
“我们成功培育出了可食用的星际作物!”王玲抱着一束抽穗的焰麦,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慕容冷越走到她身边,轻轻拭去她脸颊上的泪水,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我们做到了,王玲。”
就在这时,种植区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两人立刻跑到监测仪前,只见屏幕上的“火山灰浓度”数值从0.1mg/m飙升至5.0mg/m,西南方向的天空也变成了灰蒙蒙的颜色——是火山灰喷发了!
“快启动防护罩的净化系统!”慕容冷越立刻按下紧急按钮,防护罩顶部的风扇开始高速旋转,将吸入的火山灰过滤到收集盒中;王玲则跑到种植架旁,打开了喷淋系统,用过滤后的泉水清洗焰麦叶片上的火山灰。
火山灰喷发持续了两个小时,当天空重新变得清澈时,整个种植区都覆盖上了一层灰白色的粉末。但让他们欣慰的是,因为提前做好了防护,过滤塔和种植架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焰麦的叶片虽然沾了些火山灰,却依旧挺拔,麦穗上的光泽丝毫未减。
“幸好有防护罩和净化系统。”王玲松了口气,她看着慕容冷越,发现他的防护服上沾满了火山灰,像披了一层霜。慕容冷越也看着她,突然笑了起来:“你现在像个小雪人。”
王玲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她伸手拂去他肩上的火山灰,却不小心将自己手上的灰蹭到了他的面罩上。两人看着对方脸上的灰印,笑得更开心了,笑声在空旷的种植区里回荡,惊飞了几只停在防护罩上的焰羽鸟。
成果展的前一周,运输舱再次降落在火山星。这次送来的不仅有展示用的3D模型和数据终端,还有风澈和凌霜——他们特意提前来帮忙准备展示内容。
当风澈看到种植区里层层叠叠的焰麦时,激动得跳了起来,手里的相机不停地拍照:“我的天!这就是焰麦?比数据库里的图片好看一万倍!玲姐,冷越哥,你们太牛了!”
凌霜则拿着检测仪器,仔细检查着共生系统的参数,不时点头称赞:“熔浆苔和中和苔的共生效率比冰雾星的凝冰藻-浮净苔还高,焰岩虫的养分循环系统也设计得很巧妙,你们的思路太清晰了。”
接下来的几天,四人分工合作:王玲和凌霜负责整理展示数据,制作可视化图表;慕容冷越和风澈则搭建3D模型,将火山星的共生系统做成了一个动态的立体展示装置——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查看每个物种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在准备的间隙,风澈突然神秘兮兮地拉着王玲和慕容冷越,拿出一个小巧的盒子:“这是我和凌霜给你们带的礼物。”盒子里装着两枚银色的徽章,上面刻着火山星的轮廓和焰麦的图案,边缘还镶嵌着雾沼星的蓝色宝石。
“这是‘跨星球生态先锋’徽章,”凌霜笑着说,“总部特意为完成首个共生系统的团队定制的,只有你们才有。”
王玲和慕容冷越接过徽章,徽章的金属表面带着一丝凉意,却在掌心慢慢变得温热。他们将徽章别在防护服的胸前,与颈间的火山岩吊坠和手腕的磨损痕迹一起,成为了这段星际旅程的见证。
成果展的前一天晚上,四人坐在登陆舱的门口,看着远处的火山。岩浆在夜色中缓缓流淌,像一条红色的丝带,过滤塔的防护罩在月光下泛着透明的光泽,里面的共生基质里,中和苔的绿色、熔浆苔的黑色、焰麦的红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流动的星空图。
“明天就要去总部参加成果展了,有点紧张。”风澈喝了一口营养液,语气里带着期待。
“放心吧,我们的成果足够惊艳。”凌霜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转向王玲和慕容冷越,“说真的,看到你们的共生系统,我对沙砾星的任务更有信心了。”
王玲看着慕容冷越,他的侧脸在火山火光的映照下,线条格外清晰。她突然想起他送给她的火山岩吊坠,想起在危机中他紧握她的手,想起两人一起在晨光中加固地基的日子。她轻轻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不管未来去哪个星球,只要我们一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慕容冷越转头看向她,眼底的光芒比岩浆更亮:“嗯,一起。”
风澈和凌霜看着他们紧握的手,相视一笑,悄悄起身离开了,留下两人在火山星的夜色里,共享这片刻的宁静。
第二天清晨,四人登上了返回总部的运输舱。当运输舱缓缓升空时,王玲透过舷窗回望火山星——那片他们奋斗了两个月的土地,此刻像一颗镶嵌在宇宙中的红色宝石,过滤塔和种植区的轮廓在晨光中清晰可见,焰麦的麦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向他们挥手告别。
运输舱进入星际航道后,王玲靠在慕容冷越的肩上,看着窗外的星辰。慕容冷越轻轻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老茧——那是长期操作仪器和挖掘灌溉沟留下的痕迹。
“在想什么?”慕容冷越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在想成果展结束后,我们该做些什么。”王玲轻笑,“是先去沙砾星考察,还是留在总部优化共生系统?”
“不管做什么,我都陪你。”慕容冷越的声音带着坚定,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王玲。盒子里装着一枚用焰麦麦穗制作的戒指,麦穗的纹路清晰可见,末端还镶嵌着一颗小小的火山岩碎钻。
“这是我用第一株抽穗的焰麦制作的,”慕容冷越的声音有些紧张,“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但它代表着我们在火山星的一切,代表着我想和你一起,去更多的星球,完成更多的任务,创造更多的奇迹。”
王玲的眼眶湿润了,她接过戒指,戴在无名指上。焰麦的麦穗贴合着手指的弧度,火山岩碎钻在星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她抬起头,看着慕容冷越的眼睛,轻轻点头:“我愿意。”
运输舱在星际中穿梭,窗外的星辰像撒了一地的碎钻。王玲靠在慕容冷越的肩上,手里握着那枚焰麦戒指,颈间的火山岩吊坠随着飞船的颠簸轻轻晃动。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星球等待他们探索,更多的共生系统等待他们搭建,更多的奇迹等待他们创造。而她和慕容冷越,将像火山星的中和苔与熔浆苔一样,相互陪伴,相互支撑,在宇宙的星海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共生传奇”。
当运输舱即将抵达总部时,王玲的通讯器突然收到了一条新的消息,发件人是总部的主任,内容只有一句话:“欢迎回家,跨星球生态的开拓者们。沙砾星的任务,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
王玲和慕容冷越相视一笑,眼底都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下一段旅程即将开始,而这一次,他们将带着火山星的经验,带着彼此的承诺,向着新的星球,勇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