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勋臣们受到重创之后,皇帝对于军队的控制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土木之变后,大明文贵武贱的格局就开始形成,文官和兵部的权力就逐渐压倒了勋臣们和五军都督府,这点其实朱载坖是很清楚的,大明的历代皇帝,也都在思考怎么加强对于军队的控制。
主要采取了设立自己的亲兵,甚至以太监监军,试图加强对于军队的控制,从宪宗到世宗,都在采取不同的办法加强对于军队的控制,但是收效甚微,一直到了朱载坖才对于军队加强了控制。其实朱载坖的办法并不复杂,首先就是提高军队的待遇,保障军饷,这点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就是知道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大明官军百万,不仅仅有军饷,还有口粮、军器、甲胄等等,每年索要花费的钱粮数以千万计,之前的历代皇帝们,哪个不清楚军队要花钱?他们都清楚,没有军饷的军队就绝对谈不上忠诚,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忠诚也是如此,忠君爱国也不能当饭吃。所以要想军队忠诚,首先就是要保障军饷,大明官军之前哗变频发,主要就是为了闹饷。
然后就是培养军官队伍,为什么文官能够轻易把持军事权力?主要原因就是大明的军官们的之前太过于拉胯了,勇于捞钱,怯于作战,别说文官,就是皇帝也无法信任他们,所以朱载坖一方面加强勋臣袭爵和勋臣的能力培养,任用一些勋臣武将掌兵,恢复大明以勋臣领兵的传统。
其实这点也是继承嘉靖的传统,嘉靖继位之后,对于勋臣就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态度,不仅仅为之前的开国功臣复爵,成国公朱希忠、朱希孝兄弟,还有武定侯郭勋等人,都是加以重用,同时还恢复了勋臣出外任总兵的传统,朱载坖即位之后,对于嘉靖的这些政策都予以延续,同时为勋臣更新血液,培养了以马芳、戚继光、李成梁为主的新一批勋臣,强化对于军队的控制,还通过武学,将原本属于兵部的卫所军官世袭和军官的选任大权予以收回了。
朱载坖通过各种方式,将官军控制了起来,实现是皇帝对于官军的直接掌控,从这点来说,朱载坖做到了之前几代帝王都没能做到的事情,这点也是朱载坖为什么可以对朝臣采取相对强势态度的原因。
而对于朱翊釴这样的后继之君来说,掌握军队确实是有些难度的,这点朱载坖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朱翊釴需要朱载坖的帮助才能够将军队掌握住,以保证日后朱翊釴的权力,朱翊釴首先是要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虽然朱载坖在之前帮助朱翊釴组建幼军,通过一系列的办法增加朱翊釴在军中的影响力,但是朱翊釴由于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朱翊釴对于军队是不怎么上心,或者是不愿和军中的大将接触的。
这些也是朱载坖很担心的事情,所以这次朱载坖要帮助朱翊釴在军中建立起相应的威望,同时给朱翊釴示范一下皇帝应该怎么使用自己手上的武力,朱载坖之前就和朱翊釴说过了,杀人还有诛心,可是诛心应该怎么诛,是一个技术活,朱载坖这次准备给朱翊釴详细示范一下。
朱载坖对于这些人的争执一概不理,和戚继光等人详细规划秋操的事情,戚继光年岁也不小了,所以朱载坖让和自己一道在幕后,这次也应该让这些年轻人露露脸了,朱载坖对戚继光说道:“莒国公以为,国朝后辈之中,由哪些堪为大将的人选啊?”
戚继光仔细思量了一下,向朱载坖介绍了一下现今朝廷后辈将领的情况,总的来说,大明现在老中青三代将帅还是比较齐全的,如戚继光、李成梁这样的老将,他们都属于老一代的将领,而比他们要稍微年轻一点的,就是邓子龙、吴惟忠、张元勋、黑春等将领了,他们基本上都是原来马芳、戚继光、李成梁的部将所成长起来的,实战经验丰富,都是砍人头积功升上来的,他们都是属于老派的将领,经验丰富,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而稍微年轻一些的将领主要就是勋臣们了,如英国公张元功、刘綎、俞咨皋、戚金、李如松、马栋等人,他们既有家学渊源,也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是未来官军征战的主力,也是朱翊釴能够倚仗的官军将领,其次就是大量接受过武学教育的中低级军官和卫所的世袭军官们,他们数量庞大,是官军基层军官的主要来源,也是官军未来统帅的来源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培养,在朱载坖和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努力下,建立起了从各军兵种武学到国子武学的军事教育体系,基层军官的选拔任用和卫所世袭军官的袭职等,都有了相对严格的规定,五军都督府和练兵军务处分领卫所和镇协官军的格局已经形成,兵部已经重新回归到军政机关的职能上去了,对于这点,朱载坖深感自豪,这是自己老爹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是被朱载坖所做到了。
朱载坖接着问道:“英国公那边稳妥吧?”
戚继光说道:“陛下,臣已嘱咐过英国公,提蓟镇、大宁精骑一道至喜峰口,恭顺侯吴继爵和三千营副将哱拜提三千营精骑在喜峰口接应,万无一失。”
朱载坖说道:“此事务必要机密,不可为外人所知。”
戚继光当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有关此事的所有命令都是由戚继光本人亲自办理,通过练兵军务处的绝密塘报传递下达的,除了应当得知此事的将领和朱载坖之外,严格防范消息泄露,不管是英国公张元功还是恭顺侯吴继爵、哱拜身边,都加派了锦衣亲军,防止泄密,王崇古虽然有所猜测,但是他很知道分寸,佯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