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字号:小

第一百二十四章 韩爌有些小後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沧元图小说网】09read.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4章韩爌有些小后悔
    不是众臣多疑,而是朱由校有这方面的「前科」。
    弑君谋逆大案是最明显的。
    锦衣卫和东厂早就探知到相关线索,也禀明给皇上。
    皇上假装不知道,暗地里布下众多陷阱,张网下钩,等着有缘人进网上钩。
    薛三省丶李宗延和高第这三条胖头鱼还自以为高明,做事隐秘,结果傻乎乎被皇上收网拉钓时才明白。
    自己太傻太天真!
    皇上太腹黑太心毒。
    于是限成了国朝洪武年以后最大的谋逆案。
    虽然皇上没有肆意蔓抄牵连,但是杀的文官都是以尚书丶都御史丶侍郎丶学士丶郎中为主的高级官员。
    地方牵连的都多是巡抚丶参政参议丶监察御史以及致仕的尚书丶侍郎等「名宦」。
    朝野上下有多少位这样的人物?
    他们都是官宦缙绅的核心和柱石,受这次大案牵连,被一家家的按照户籍纸和族谱诛杀。
    这谁受得了。
    接着是卖国通贼大案。
    这个案子牵扯的人太多了,大小官吏丶包括地方士绅,足足超过三千人。案情又异常复杂,牵涉到贪污舞弊丶行贿受贿丶以权谋私丶违禁走私丶出卖军情丶私通建奴..:
    虽然复杂,可都是人精的大臣们很容易就发现,锦衣卫还有平辽都司早就掌握了大量线索,可就是不声。
    一直等利用这些通贼官员向建奴传递了错误军情,迷惑他们,牵着他们鼻子走,进而获得了冬季攻势大捷。
    辽东胜券在握,这里就开始点名。
    利用完后要开始论罪杀人。
    卖国通贼案,高官被杀的只有吏部尚书崔景荣等少数几位,被杀得最多的六七品御史和给事中,还有分巡道丶分守道这些都察院外派御史。
    这些人都是「正道」各党的中坚力量,直接被杀得「人才断层」!
    皇上,你这不仅是钓鱼,还用完就甩。
    你什麽时候变得如此心计深沉?
    你这样子,我们很难把握!
    钓鱼归钓鱼,但听到要举荐一位阁老和左都御史人选,大家还是跃跃欲试。
    这可是扩张己派势力最好的机会。
    只是谁先开口了?
    等了半刻钟,朱由校开口打破了寂静。
    「韩老先生,补一位阁老,既是阁老,又是你的助手,你身为总,可以说说你的意见。还有这总宪人选,也尽可以说说。」
    韩早就脑子里对这两个人选进行了上百次推敲,心里有了定数。
    首先他要考虑己派的利益,也要兼顾自己的利益。
    韩有普党背景,跟普商关系密切。
    那些晋商从国朝初年就与漠南蒙古各部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听说最近在努力拓展新客户。
    不过韩属于馆阁党,按照朱友霄的叫法,叫建制派。
    跟户部尚书李起元丶兵部尚书黄克丶刑部尚书李养正等人的立场一致。
    施政理念是调和阴阳,大事化小,以稳为主。
    既不会如东林党那般不跟我一夥就坚决打倒你,也不会阿识奉承,以及大动干戈,激进改革。
    韩开口:「皇上钦点老臣说一说,那老臣就抛砖引玉。
    老臣在原籍养病期间,多有关切朝廷邸报。皇上运筹惟,在辽东连连大捷,让老臣备受鼓舞。
    ...老臣细心研读邸报,发现皇上在辽东大捷之前,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理顺财赋,充盈国库!」
    众人一听,神情各异。
    难怪你能当首辅呢!
    你居然把魏忠贤沿着运河肃清盐政,一路杀头抄家搞来的银子,说成理顺财赋,充盈国库,确实算作睁看眼说瞎话。
    可这话有错吗?
    没错啊!
    至少在场众人都不能当众反驳他。
    「皇上,老臣以为,此前财赋理顺只是起了一个头,要想国库继续充盈,能够四海晏平,还要继续梳理财赋。
    户部的工作就极为重要。
    老臣,顾阁老,魏阁老,还有出镇山海关的孙阁老,都不擅长理财,参预机务,财赋这块恐有欠缺,臣恳请皇上,请补户部尚书李起元李尚书入阁,参预机务。」
    老狐狸!
    你这一手举荐,拉拢了馆阁党众人,也一举奠定自己在馆阁党带头人的地位。更洞悉皇上要平辽,除了练兵,钱粮是必不可少。
    虽然制置司有财政厅,但户部管着米粮田赋,也十分重要。举荐户部尚书李起元入阁,说不定正中皇上下怀。
    现在皇上的施政套路,大家都摸到一点头绪。
    务实去虚。
    皇上为什麽这麽排斥东林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帮人嘴炮特别厉害,见谁喷谁,可你要他们办实事,他们除了再喷你一脸口水外,还有可能拆你的台。
    左光斗是东林党人,可他在东林党的地位远不如杨涟,名气也没有人家大,为何?
    左光斗还愿意做些实事,在水利兴农方面颇有建树,自然在喷人之事上就落于下风。
    朱由校点点头:「那左都御史一职,韩老先生推荐谁?」
    「回皇上的话,老臣离开朝堂有数年,许多官员都不认识,故而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
    朱由校转头看向其他人。
    「诸位臣工,你们有合适的人选吗?」
    顾秉谦眼晴一转,开口道:「臣推举刑部左侍郎王之案,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并举荐他入阁参预机要。」
    朱由校笑了,「顾先生取巧,举荐一人,把两件事都应付过去了。」
    顾秉谦笑着答:「皇上,臣是直抒己见。」
    朱由校哈哈大笑,「直抒己见好,朕就是希望众臣工直抒己见。」
    韩看着得意洋洋的顾秉谦,又看着一脸和煦如春风的朱由校。
    你俩搁这给我打样是吧。
    是不是点我?
    告诉我这个重任首辅,以前的规矩变了,今后内阁跟皇上的关系就要这样,要和谐,
    不要针尖对麦芒。
    韩眼睛微微一眯。
    顾秉谦没有节操,身段柔软,满朝闻名。要不然当初魏忠贤也不会举荐他入阁,然后一步步把几位大佬排挤走,成为首辅。
    可是如此与皇上「相得益彰」丶「配合默契」,就有些让人意想不到。人家好岁也是宦海浮沉里打拼出来的,居然如此轻易地成了皇上鹰犬,指哪打那,一点颜面都不要了。
    顾秉谦与韩四目相对,目光在空中交织。
    顾秉谦淡淡一笑,韩元辅,来日方长,等你真的在皇上手底下总政务一段时间,就会明白,老夫是多麽的不容易!
    顾秉谦的举荐,没有人反对。
    工部尚书周绍秋开口:「皇上,臣举荐魏阁老出掌都察院,兼任总宪一职。」
    众人不由转头看向他。
    周绍秋跟顾秉谦丶魏广微一样,都是依附魏忠贤才起势。魏忠贤出镇南京后,他们这一夥立即集体转正为帝党。
    但是满朝都知道,真正的帝党在制置司。
    周绍秋等人想成为帝党,皇上还不一定收。
    于是他们一夥,包括崔呈秀等魏党骨干,都转头依附在顾秉谦魔下,组成「外围帝党」。
    李起元丶黄克丶李养正等人对视一眼,没有出声。
    他们知道这个举荐在皇上那里肯定通不过。
    为何?
    因为魏广微此人品行低劣,才干一般,在内阁划水摸鱼,问题不大。
    但是出掌都察院就不行!
    他压不住那些御史,完不成皇上的任务。
    弑君谋逆案和卖国通贼案,都察院是重灾区。
    比如兵科都给事中常田闻,因为其叔叔常谷山违禁走私,外通逆贼被牵连进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常田围被查出出卖军情,收受建奴贿银,恶意弹劾巡抚边将,败坏边事..:
    人证物证皆在,证据确凿。
    这个罪名坐实,不仅师门好友无法施以援手,还被他连累一大群。
    他拿了李永芳的银子,疯狂弹劾几位辽东巡抚丶兵备道和辽东总兵等众将,包括孙承宗丶喻安性和袁崇焕。
    为了达到效果,对得起李永芳给的银子,还呼朋唤友,动员师门师兄弟,以及同科丶
    同年等一大帮人,鼓惑他们一起上疏弹劾,壮大声势。
    这些人跟着上疏弹劾,多半是出于对常田闻的「信任」以及所谓的「正义」,银子没分到,还自备笔墨纸张。
    结果一清查,你们都是为虎作怅的帮凶!
    就连天下名士丶常田围的老师叶茂才,年近古稀,也被缇骑捉拿,一家老小押解到京师,然后以卖国通贼同党罪名,被满门抄斩。
    享誉海内丶名满天下的一代名士,就是因为被一个学生蒙蔽,写信鼓动好友和门生弟子们去声援那位「好学生」:
    最后落得一家老小弃市,还身败名裂,带着卖国通敌丶为虎作怅的罪名屈死九泉之下。
    冤不冤!
    惨不惨!
    都察院御史,还有六科给事中,两起大案被杀了不少,但还有不少人继续在位。
    这里是清流大本营,刺头扎堆的地方。
    你想荣升总宪,身为都察院总扛把子,就得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把这些清流和刺头安抚住,不要没事老跳出来指手画脚,天地。
    虽然皇上不会听,但是一群苍蝇老是围着你嗡嗡叫,任谁都烦。
    可魏广微安抚不住都察院那帮御史。
    不仅安抚不住,他出任左都御史,那群御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跳反,集体上疏,把新上司弹劾下去。
    他们耻于此疗为总宪,有辱都察院清名。
    必须推一位有能力有手段,也愿意帮皇上安抚住那帮御史的人出任总宪,才会获得皇上的首肯。
    否则推举谁都是白搭。
    接下来的举荐是五花八门,有举荐翰林院学士,出名的清流;有举荐致仕在原籍养病的名士;还有一位侍郎举荐崔呈秀,遭到众人强势围观。
    黄克幽幽地说:「皇上,臣举荐刑部左侍郎王之案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此言一出,堂里鸦雀无声。
    众人在标里细细一琢磨,不由摇叹,姜还是老的辣。
    黄克举荐王之菜,可谓是左右兼顾,通盘考虑。
    而且人是黄克举荐的,但肯定他们这一夥馆阁党早就在私下都通过气,达成产默契。
    众人不由悄悄地看向朱由澡,皇上,这回你标亥意足产吧?
    韩觉得有些不自在。
    从万历年中期开始,包括天启初年,无丞是朝会还是如这般的御前议事,哪次不是争吵不休?尤其是公推重要官职时,更是吵得天崩地裂,就差上演全武行。
    皇上坐在上首位,无可奈何,秉插话都插不进去,
    可是今天这御前议事会,还是公推阁老和左都御史这仕重要的官职,居然开得如此和谐平静。
    大家高眉搭眼,论话和声和气,像极产用顺的小媳妇。
    一切言丞,都是小标翼翼,再三思量。不要论吵架,秉反驳都没有。
    幻觉!
    一定是幻觉!
    韩一时间有些恍惚和迟疑,自己复起的决定,是不是匆忙产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
猜你喜欢: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影视编辑器 大饥荒:从进山打猎开始逐鹿天下!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京圈绝嗣大佬,只对她上瘾 无头仙 官道之巅 前夫处处护青梅,重生改嫁他疯了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妙手大仙医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谍战:红色掌柜 盖世神医 这个洪荒不正经!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创业在晚唐